【明報專訊】青協「uTouch網上青年外展服務」昨公布有關網絡欺凌調查,3488名上月受訪12至24歲青年,逾五成(53.4%)曾遇網絡欺凌;當遇上網絡欺凌,大多採取旁觀態度,包括「留意事態發展但不作
【明報文章】隨着口罩令解除和中學取消上學前快測的要求,教育界真正進入復常階段。行政長官早前表明不同意就疫情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然而政府亦應該有系統性的總結。
【明報專訊】啟新書院組成學生公司Elipsis,與社企合製一款手語猜謎遊戲卡,教玩家基本香港手語,推廣社會共融。該組學生葉子瀅(中)說,創作源由是自身經驗,小時曾有溝通障礙,4歲才懂得說話,故構思產品
【明報文章】最近看到《明報》一篇報道,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一個兩岸四地的調查顯示,香港的親子衝突比台灣、澳門與廣州都要多。調查得出的推論是,香港的父母與子女傾向冷待,溝通和正面回饋少,導致了香港的親子
【明報專訊】高中必修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規定學生必須到內地考察最少一次,教育局長蔡若蓮昨表示,首個內地考察團會在下月3日出發,有250名學生參與,整個4月將有60多間學校、共6000多名學生出發往內地考
【明報專訊】電影《流水落花》引起社會對寄養家庭的關注,現實中寄養家庭數目因移民潮及老齡化下跌,等候寄養的兒童出現「塞車」情况(見另稿)。2012年起成為寄養家庭的盧氏夫婦,視6個寄養女兒如己出,曾因寄
【明報專訊】根據社署資料,過去5年輪候寄養個案由2018年215宗上升至去年314宗,升幅逾三成。而2021/22年度,寄養服務平均輪候約1.7月。其中一間提供寄養服務的家福會,截至2023年2月有1
【明報專訊】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YMCA)與澳門、廣州、台灣的團體合作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香港青年與家長的衝突程度是四地之中最高,高中生尤甚;親子關係則位列第三,於4類父母管教方式中,最多香港受訪青
【明報專訊】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昨舉行傑出學生頒獎禮,嘉許屬校45名得獎學生,每人可獲1500元助學金,將獲安排參觀大學實驗室、參加觀星活動等,希望增廣見聞。有得獎的小五生成績名列前茅,提到學習的動力
【明報專訊】4名太古小學小五生乘搭鐵路時,觀察到車站佔地龐大,具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空間,又留意列車行駛時產生風力,可作風力發電,而露天月台可放置太陽能板收集電力,遂設計一個運用風能和太陽能的火車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