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周文軒的父親約在3年前離世,他說父親寡言而愛看書,幾乎每天寫日記。圖中是其中一篇周文軒喜愛的日記,內容如下:「一件事物的起始終結也沒有一定的常規,因此我們常常慶言世界末日永遠猜不中,否則我
【明報專訊】說起周文軒的恩師,其中一個是他的中文科老師周家蕙。中四那年,文軒的父親剛離世不久,周家蕙問班上同學有沒有興趣參與校際朗誦節,當時文軒希望改變自己,便鼓起勇氣舉手參與,怎料全班只有他一個參加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明報專訊】朝鮮官方報章《勞動新聞》發表文章,稱手機正在散播「頹廢、反動的意識形態文化」,警告民眾(特別是青少年)使用手機會造成負面衝擊。
【明報專訊】中學生喜歡以手機與朋輩溝通,亦常以交友程式結識新朋友。有團體調查1900名中學生,有47%人試過網上交友。即使只在網上交流也有風險,9.2%受訪者曾收到性感照,8.4%收過半裸或全裸照片,
【明報專訊】教育局委託外判供應商向中小學聽障生免費提供助聽器、耳模、聽力例行檢查等,去年有874人接受服務。不過,2018/19學年服務流標,9月至今都未有供應商,新確診的聽障嬰兒無法配助聽器。有家長
【明報專訊】幼兒如獲確診聽障,應盡早佩戴助聽器。聽力學家、香港聽力學會主席譚志謙稱,聆聽和說話是相輔相成,如果聽障幼童未配備合適助聽器,難以展開言語治療,或影響他學說話進度,其自信心及日後社交都受影響
【明報專訊】性暴力受害者事後奔走多處經歷多重求助程序,不少人在過程中受到二次傷害。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今日將在立法會大會提出動議,要求政府在本港3間公營醫院內各增設一間危機支援中心,為性暴力受害人及
【明報專訊】電子儀器使用普遍,但對於肢體殘障人士而言仍然不是一件易事。有患大腦麻痺症的嚴重肢體殘障人士研發聲控電腦軟件,用以輔助肢體殘障人士使用電腦及處理電子文書工作等。透過單字聲控電腦,簡單如打一封
【明報專訊】智能裝置日趨普及,社會日益關注兒童少年使用這些裝置的影響。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目前正作一項里程碑研究,將在10年追蹤超過1萬名兒童,並已開始掃描部分9至10歲兒童的腦部。初步數據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