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看着數學題一個個立體圖形,年幼患血癌後抽象思維能力較弱的江丰,解題時總是毫無頭緒,加上中四時出現類似嗜睡症的病徵,令他需日睡14小時,至今原因未明。應考文憑試期間,阿丰要在試前喝3杯咖啡,
【明報專訊】有先天聽障的李家榮,左耳戴起助聽器,未必聽得清楚世間所有聲音,「聽障是個障礙,但障礙是可以克服」。他受主流學校教育,數理方面尤其有天分,上過資優課程,更在文憑試數學、物理、化學,數學延伸部
【明報專訊】香港華仁書院曾昆洛,修讀地理和生物科,於文憑試中考獲5科21分的成績,外表有朝氣的他,初中曾患抑鬱症,並因此缺課大半年。走出陰霾,昆洛計劃修讀教大的幼兒教育課程,希望當教師,為小朋友帶來快
【明報專訊】不少家長望子成材,生怕兒女在學業競賽路上落後他人。但李諾晞的爸爸,對患腦麻痺的女兒在中學文憑試中應考的科目全數「不予評級」(U)並不失望,「你有沒有盡力,我們眼會看到,成績並不是最重要」,
【明報專訊】狹小家居中,吳俊熙在下格牀尾放一盞枱燈,以牀為桌,坐在小櫈溫習。母親早出晚歸打兩份工維持生計,家中沒餘錢給他補習,他努力克服弱項英文,在DSE考獲最佳5科32分,獲英國倫敦帝國學院有條件取
【明報專訊】19歲的李諾晞握着手杖,快步走到放滿工具的桌子前,坐下來冲一杯咖啡。當其他同學站着學習冲咖啡,天生患有腦麻痺的李諾晞因雙腳易乏力,有時需坐下來,初學時工具亦不能大太或鋒利,以免危險。咖啡苦
【明報文章】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明日放榜,又有大批考生要為升學籌謀。除了升讀主流學士學位,職業專才教育也是助青年向上流動的階梯,但這個選擇被不少人視為次等。究竟當局應如何重塑職專教育的形象,讓學
【明報專訊】弘立書院今年有46名國際文憑(IB)大學預科課程(DP)考生,其中梁獻文(Ryan,圖)考獲44分成「榜眼」。他稱自己讀6至8年級時(相等於初中),天天在打機,上課不聽書,欠交功課,幸得老
【明報專訊】香港青年協會昨日公布「文憑試考生升學意見調查」,結果顯示考生選擇未來升學路時,70.2%受訪者最主要壓力來源是成績未達預期水平;逾四成受訪者表示,當被問及「你預計考成點?」或「叫你畀心機溫
【明報專訊】中文大學生物醫學課程明年有首屆畢業生。不少人或會認為修讀相關課程只會在實驗室工作。首屆本科生、現就讀三年級的謝斯詠則希望於教育範疇發展,她精通畫藝,現有為教授繪畫實驗圖解及教材,協助低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