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飛機迷」鄧啟誠(Andy)嚮往在天空看雲霄,自由自在的感覺。3歲時家人第一次帶他坐飛機去泰國,依稀記得在兩層的波音747客機拾級而上,在窗邊位眺望天空。長大後,家中一角放有一套模擬飛行遊
【明報專訊】代表香港的運動員,年輕時為獎牌全力衝刺,退役後卻面對轉型困難。有現役港隊成員說,因無接受商業訓練,剛入職場發電郵都緊張得如叫「小巴有落」,犯下不少錯。有社企因此專為運動員轉型及規劃職業生涯
【明報專訊】本報昨日報道,裘錦秋中學(元朗)教師被投訴在校設名為「品德培育精鋼部隊」的項目,並以拍片方式處分欠交功課、遲到的學生,在全級集會播放。有曾需入「部隊」的學生稱,被涉事教師以手機拍片,內容是
【明報專訊】裘錦秋中學(元朗)教師被批評以「拍片悔改」方式處分欠交功課、遲到的學生,並在全級集會播放,令學生感侮辱及難受。校方稱,今學年有10名中五學生曾拍片,當中有3段在一次全級集會播放;校方強調一
【明報專訊】裘錦秋中學(元朗)教師罰欠交功課或遲到等學生拍片,並播放給全級同學看。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表示,學生犯錯有一定懲罰,可讓學生反思和反省自身問題,「出發點是好」,亦認為拍片後,讓學生自己觀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融合與特殊教育研究發展中心計劃總監廖秀卿說,玩是純天然教育,但現時不少孩子是「三無人士」,即無機會、無玩伴及無環境。「就算有生日會、製造了環境給他,但不是很多小朋友或大人可
【明報專訊】青少年精神健康近年備受關注,突破機構昨日發布一項調查,約44%受訪青少年為應付學業或工作而身心俱疲,同時約43%未完成工作不敢休息或玩,部分人休息後會內疚,處於怯於或抗拒休息的「逆休息」狀
【明報專訊】家長小時候有創傷,或影響其管教模式,影響兒童成長,造成「創傷跨代轉移」。香港小童群益會調查發現,家長承受創傷,比子女直接受創傷更影響子女的成長。有單親媽媽分享指出,自己從小被父親虐打,令她
每逢到考試季節,不少學生會感到緊張,擔心在校內試或公開試成績不理想,影響升學就業。在香港,學業為學生帶來不少壓力,甚至造成情緒困擾。資深通識科教師樊詩琪表示,學業成績與青少年壓力息息相關。學生可以透過
【明報專訊】香港教育大學與英國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本港兒童的心智解讀能力(Theory of Mind)較英國兒童滯後,即代入別人想法、設身處地理解他人行為和心理的能力較遜色,其中原因或與兩地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