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個關心、一個行動,已令他們(精神病患者)知道不是自己一人行這條路。」本身是殘疾人士的中大學生陳偉文,兒時一場大病影響容貌,求學時期曾遭排斥,導致自己有精神壓力,幸得同儕及師長關心,解開
【明報專訊】「我見過很多家長因無法與自閉症患者溝通,而出現家暴、自殺等。其實可以避免的,在6歲前的黃金時期介入,如果溝通得到,就不用被誤會。」中大臨牀研究及生物統計中心資深護士及副主任黎明寶的研究團隊
【明報專訊】古詩蘊含中國文化精粹,教育大學近月推出應用程式(App)「古詩粵唱粵啱Key」,供收聽配上旋律的古詩「歌曲」,亦可看着類似卡拉OK頁面「高歌一曲」,邊唱邊學。負責研發的教大中國語言學系助理
【明報專訊】本港今年要於新冠病毒疫情下度過聖誕節,學校以往於聖誕假前舉辦的聯歡會亦無奈取消。新常態下,有學校改為直播聖誕聯歡會,師生以另一種方式一起歡聚,也讓學生於漫長的學習中停下來「唞唞氣」。
【明報專訊】香港位處亞熱帶,沒有熱帶雨林棲息的動物蹤迹。觀塘直資學校慕光英文書院斥資200萬元,增建「亞馬遜生物教室」,飼養睫角守宮、紅南美蜥等20隻珍禽異獸,讓學生猶如置身亞馬遜雨林,以配合學校ST
【明報專訊】反修例風波下,教育局6月發通告要求學校為被捕學生制定個人化的長期訓輔計劃。教育局長楊潤雄接受內地傳媒訪問時,提及此「專門輔導計劃」,稱希望未來一兩年可以改變這些學生的錯誤觀念。他稱,希望被
【明報專訊】疫情持續,家長或容易感焦慮,令親子關係緊張。明愛及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聯合籌劃製作賽馬會「童亮.同玩」親子盒,將免費派給全港幼稚園教育計劃逾13萬名3至6歲幼稚園學生及其家庭冀藉遊戲促進親子關
【明報專訊】理工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大學生參與短期內地學習項目,有助增強其國家公民身分認同,同時不削弱他們對「香港人」身分的認同。研究團隊建議將內地或海外交流活動納入大學正規課程,惟負責研究的理大暫任副
【明報專訊】「娜英」是韓國傳媒對趙斗淳強姦案受害人的代稱。年約20歲的她芳華正茂,但自2008年12月11日她上學途中不幸遇上趙斗淳慘遭蹂躪後,12年來要穿尿片過活,無法好好安坐和安睡。但她沒有自暴自
【明報專訊】昨天一日內發生兩宗學童自殺案。大埔及油塘兩名分別12及16歲的男學生均因學業問題輕生。有社工建議,家長與子女一同進行學業以外的活動,避免因學業問題產生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