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社評】日本首相菅義偉訪問美國,在聯合聲明中罕有地提到台灣,這是中日建交以來日本首次有此舉動,足見日本是鐵了心要抱美國大腿對抗中國。日本一直以來在中國與美國之間小心翼翼,這次重大偏離其一貫做法,無
【明報文章】作為香港反對勢力的核心的泛民主派,過去一直自詡為民主派,大概10多年前因為內部出現立場分歧和人事傾軋,而改稱為泛民主派。即使如此,在政治本質上,民主派和泛民主派其實差異極小。泛民主派的冒起
【明報文章】「波特金」(Potemkin)一詞源自俄羅斯,形容虛有其表的欺騙手法和措施,出發點特別是為了製造宣傳效果,讓當權者和一眾隨從自我感覺良好。不過,因為假的實在真不了,所以造假的人都要惡人先告
【明報文章】飲食業自本港第四波疫情以來,已遭受沉重打擊。持續多月的晚市禁堂食已直接打擊飲食業僱員的生計。農曆新年後,政府有條件放寬晚市堂食,但員工須每兩周一檢,而食客須掃描「安心出行」或登記資料。政府
【明報文章】事前已備受中國及國際社會高度矚目的「美日峰會」,如期於美東時間4月16日在白宮舉行。由於當下正是拜登(Joe Biden)積極聯手民主國家,組建「抗中聯盟」之際,且此次美日首腦會談的主軸,
【明報文章】香港進入「二次回歸」時代,教育被進行所謂「刮骨療毒」手術,哪些家長願意接受、哪些學生願意留下來,自然是個人選擇。這時候,即使不談政治,我們也好應該思考什麼是「教育理念」。近來在台灣,讀了幾
【明報文章】中央修改選舉制度,各界普遍預視民主派參政空間將大幅收窄,在制度內難有發揮;然而與此同時,中央官員學者、建制派卻多番放話,強調修例並非要搞「清一色」,政圈近日耳語,有「中間人」接觸民主派政黨
【明報社評】美國總統拜登上周同時派出代表團出訪大陸和台灣,一邊是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John Kerry)前往上海,一邊是總統密友前參議員多德(Chris Dodd)率領的「非官方代表團」赴台灣。對
【明報社評】黎智英、李柱銘等9人,被控前年8月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成,判監8月至1年半不等,其中4人緩刑。反修例風暴留下極深烙印,時至今天,不少人談到當日種種,仍會咬牙切齒,不同陣營看待9人罪成及
【明報社評】本港新冠疫苗接種進度未如理想,政府全面擴大接種群組,涵蓋所有16歲或以上人士,揭開「全民打針」序幕,這個夏天接種步伐能否顯著加快,關乎下半年民生經濟復常。科學界對接種新冠疫苗可否達至群體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