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社評】日前公布的2020年中國經濟數據顯示,內地去年國內生產總值(GDP)101萬5986億元(人民幣,下同),首度突破百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2.3%,增幅雖然是40年來最低,但在新冠疫
【明報文章】全球大瘟疫爆發一周年,各國疫情仍未有減退迹象。大家在期望疫苗將令疫情減退時,不少論者,已在猜想後瘟疫的世界秩序,會否出現巨大變化。
【明報文章】新冠疫情對經濟和民生構成沉重打擊,幾近史無前例。最新就業數據顯示(2020年第四季),失業和就業不足人口已分別攀升至約24.6萬及13.4萬,失業率升至約16年來新高,當中「零售、住宿及膳
【明報文章】最近香港民主陣營對特朗普的評論,不少都指控特朗普是獨裁者,說特朗普不懂人權,謊話連篇,令美國社會嚴重分裂;另外,也認為支持特朗普的人們是受到煽動、一堆低學歷的白人男性,被假新聞或另類真相迷
【明報文章】中國人大常委會於1月22日通過《海警法》,由於內容包含授權中國海警對外國船隻使用武器,此舉引發東海與南海相關國家的高度緊張。尤其過去一年來釣魚島局勢日趨嚴峻,中方在釣魚島的管控能力達到前所
【明報文章】美國總統拜登就職當日,中國政府送去「賀禮」,宣布制裁蓬佩奧等28名特朗普政府的高層官員,報復他們任內「破壞了中美關係」、「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的「一系列瘋狂的行徑」。這次制裁的力度,明顯
【明報文章】民主派人士早前因參與初選被指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而被捕,各人須繼續往警署報到,圈內人對此餘悸猶在,甚至對會見外國官方機構或領事館人員亦有遲疑。據悉,有外國官方機構早前邀約部分民主派、本土
【明報社評】香港爆發新冠病毒疫情整整一年,確診個案突破一萬。一年和一萬只是象徵式的數字,如果不是因為疫情發生了一年而還沒看到解決的曙光,如果不是有了一萬名市民染疫而且還在不斷增加中,根本就不是一個值得
【明報社評】疫情爆發一年,香港終要走上圍封(lockdown)抗疫之路,當局有意在油麻地指定檢測區,部署「封區」檢測,確保區內人士須持陰性檢測證明。抗疫措施因事制宜,任何手段都不應排除,近期接連有舊區
【明報社評】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8人,被控前年8月18日在維園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港府原本找來英國御用大律師David Perry(下譯佩里)擔任主控官,未料事件被政治化,英國外相不點名批評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