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白宮「擘面」(有人說美國刻意設局,旨在羞辱對方,趁機托詞停止援烏),跟着傳聞美國可能放寬對俄羅斯制裁。日後美俄會否修好?對中國有何影響?這問題看似遙遠,
【明報文章】筆者早年曾與大學同學討論,有興趣在港從政的人應否加入政黨。他回答:「加入香港政黨?前途麻麻喎。因為香港不會出現執政黨,政黨輪替有機會令中央不信任的政黨上台執政,這是中央難以接受的。而且,制
【明報文章】民意調查專家鍾庭耀成立的香港民意研究所(民研),上月宣布「鑑於現時環境」,「無限期擱置所有自費研究活動,包括自1992年開始的定期追蹤調查……香港民研將會轉型甚至結業」,事態令人震驚。
【明報文章】今年財政預算案,由於政府面對財赤,當局在處理此份預算案時,當然也面對相當的困難。然而,政府當局今次也確切回應了一些坊間提出的訴求。
【明報文章】上周在美國白宮橢圓形辦公室上演的一幕烏美總統舌戰,堪稱是百年一遇的歷史大戲。新聞界老友在各群組內議論紛紛,大家都變身成國際問題專家,解讀這場難得一見的唇槍舌劍交鋒。大家都有一個疑問:烏克蘭
【明報文章】啟德體育園開幕禮上周六順利舉行,開幕禮錄播節目亦如期在當晚9時半於本港4個電視台播出。開幕禮之前,鬧出「直播、錄播」爭議,文體旅局長羅淑佩解釋不作直播,是希望以「最佳角度、最好剪輯,一氣呵
【明報社評】政府進一步削減社福機構津助,大型機構未來3個財年累計須削7%開支,中小型機構也無法倖免,期內要面對3%資源削減。政府各部門開支中,社福開支佔比雖大,但很多都涉及保障基層弱勢,不能亂削亂砍。
【明報文章】上周三財政司長陳茂波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由於政府連續多年財赤,公眾關注兩方面:一是政府增加舉債,二是削減開支。
【明報文章】政府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之後,限制長者2元乘車優惠的計劃,果然引起了許多議論。孫玉菡局長解釋推出新制需要18個月,因為遍佈全港的1.7萬部八達通機器需要改動和測試,又惹來一些批評速度太慢的
【明報文章】新年度財政預算案出爐。有賴消息人士提早「放風」,一眾重要的開源節流措施,例如公務員凍薪、削減大學撥款、2元乘車優惠計劃調整等,都沒有對社會帶來驚嚇。不過當我們細心咀嚼整份預算案,會發現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