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社評】自反修例運動去年中爆發之後,香港經歷過暴力社會抗爭、頒布《緊急法》,再到今年的《港區國安法》立法,到底對外資在香港的投資信心有沒有影響,一直言人人殊。到上周五投資推廣署與政府統計處公布一項
【明報社評】《施政報告》提出從3方面鞏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機管局入股珠海機場是重點之一,有人質疑這是「政治任務」、「貼錢」為他人作嫁衣裳,然而只要理解大灣區五大機場客貨運發展格局,以及很多內地人搭
【明報文章】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以「砥礪前行,重新出發」為名,發表她的第4份《施政報告》。特首用了兩個多小時宣讀,內裏有200多項改善措施,也涉及龐大開支,但特首講的是長遠規劃,市民可以即時受惠的項目不多
【明報文章】通識教育科(通識科)實施以來爭議不絕,社會上對課程的設計亦存有不少誤解。我支持改革通識科,亦期望改革能正本清源,回歸初心。
【明報文章】早前,新冠肺炎在香港已經掀起第四波。普通百姓心急如焚,作為政協副主席的梁振英先生也多次建議採全民檢測。不得不說,香港人總體上還是非常自律的。君不見很多人在海邊跑步都戴着口罩,這樣的市民到哪
【明報文章】「回歸2.0」的主題是清算。傳媒議員社運人士大學生逐個捉逐個打爛,就是清算。
【明報文章】在最新一期《施政報告》中,政府提出「躍動港島南」計劃,其原意應是活化舊區。香港開埠初年起,南區一帶已擔當着工業區的角色。在1857年建成的夏圃船塢,是香港首個大型船塢。南區可說是名副其實的
【明報文章】特區政府正式向通識科「動手術」,並不叫人感到意外,畢竟社會上的確存在爭議。關於課程內容與安排(由課時到學習模式),最好交由相關的專業群體討論,而核心的問題也不應該是一個科目的存在與否或改動
【明報文章】反修例運動因疫情而消散,民主陣營亦步向低潮,繼《港區國安法》5月出台、6月底實施後,先後出現選舉押後、多名民主派因議會抗爭被檢控、人大常委會取消4名議員資格(DQ)、泛民立法會議員總辭,以
【明報社評】疫情曠日持久,不少人都將希望寄託於疫苗,中俄新冠疫苗緊急接種計劃早已展開,歐美方面,昨天英國亦率先批准緊急使用美國輝瑞藥廠的疫苗。在香港,政府也首度交代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初步構思。當局表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