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有時候事情來得出乎預料的順利,反而令人感到不安……
【明報文章】政府面對千億財赤,長者2元乘車優惠成為「開刀」對象,財政司長陳茂波早前更公開表示,「社會上有共識,目前的兩元乘車優惠,如果不作任何修改,長遠而言財政上不可行。究竟要如何修改?有很多不同的意
【明報社評】農曆新年假期一過,台灣政治氣氛再度緊張,島內多個公民團體發起「大罷免」,劍指立法院最大在野黨國民黨。罷免行動背後不難看到執政民進黨的身影,該黨立法院總召集人柯建銘帶頭鼓吹針對國民黨的「雙罷
【明報社評】香港兒童醫院耳鼻喉科因人手不足,去年11月起「暫時調整」服務,停收新症和轉介原有病人至其他公院,逾500名兒童受影響,有病童家屬質疑當局轉介安排混亂。本港醫生長期短缺,今次兒童醫院耳鼻喉科
【明報社評】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宣稱美國可「接管」加沙,加沙約200萬巴勒斯坦人則「永久」遷徙鄰國,言論跟美國一貫的中東政策相違,更有種族清洗之嫌,國際社會嘩然。事後白宮嘗試為「接管加沙」論降溫,聲稱美
【明報文章】房委會為打擊濫用公屋,早前提出兩項措施︰一是設立「舉報濫用公屋」機制,市民舉報並得到房委會確認的個案,可得到最多不超過3000元的獎賞和嘉許狀;二是提出修訂《房屋條例》,將嚴重濫用公屋的行
【明報文章】特區政府預料連續3個年度錄得赤字,2024/25年度預計財政儲備將跌至6851億元,僅夠維持10個月政府開支。香港一直以來依賴的土地財政模式,在人口老齡化加劇、基建維護成本攀升的背景下,已
【明報文章】當前全球經濟正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包括地緣政治緊張、貿易摩擦升溫及利率波動等,這些因素導致經濟的不確定性加劇,企業面對的風險亦隨之增加。因此,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策略,對企業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明報文章】日前在同一份本地報刊的港聞版中,一則消息是「單月訪港旅客疫後新高!」:今年1月訪港旅客總人次為474萬,當中373萬人次是內地遊客。跟去年同月數字比較,兩者的增長率均為四分之一左右。又聞:
【明報文章】財政司長陳茂波正在撰寫下年度財政預算案,除了滅赤問題備受關注外,如何處理疲弱的地產巿道,亦是一大議題。已經退出政壇的前自由黨主席田北俊,近日就親自游說港府高層及個別行會成員,建議暫停賣地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