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應該在30多年前,那時候有一首台灣中文歌曲流行一時,歌詞其中兩句是:「忍無可忍的時候,我會挺身而出」。這兩句歌詞當年是膾炙人口,到30多年後的今天,「忍無可忍」又再成為政論熱潮。基本法委員
【明報文章】特首林鄭月娥赴京爭取中央惠港政策後的《施政報告》,政界引頸以待,究竟上京後有什麼亮點?只要對照早於10月已付印的施政報告《附篇》, 便會找到上京後加了什麼料,如施政報告文本開首加插了3頁〈
【明報社評】第四波疫情來襲,港府收緊防疫措施,包括要求指定場所必須張貼「安心出行」二維碼。高效的疫情防控,必須做好病毒檢測和追蹤工作,「安心出行」應用程式只會將用戶的出行紀錄加密儲存於手機,平衡了個人
【明報文章】本地第四波疫情大爆發,過去一個星期錄得約二三百宗確診個案,大部分為本地個案,14個舞蹈中心跳舞群組成為重災區。政府本來計劃開啟旅遊氣泡,恢復香港和新加坡的旅遊往返,結果因本地第四波疫情嚴峻
【明報文章】如無意外,拜登將於明年初上台,成為美國新一任總統,他的班底也陸續曝光。早前有一種意見認為,拜登上台後可能改變特朗普對華的強硬政策,但從初步的拜登內閣名單看,卻印證了外界另一種更普遍的估算─
【明報文章】任何不能適應變化的有機體都將消亡,這是大自然不可阻擋的規律。人類制度也是如此,普通法也包括在內。
【明報文章】自從人大常委會近期作出有關DQ的決定,纏繞香港多年的選舉及議會政治出現「破局」。在如此破局後,「建制派」政團成為議會內的最大(且近乎佔全部)政治力量,又促成新一「定局」,建制未來的一舉一動
【明報文章】上星期,在一宗司法覆核案件中,高等法院法官周家明判警隊在行動上及在檢視警隊行為機制上有違法之處。過往有類似判決時,通常是較多數的一群法律界人士都會對這種捍衛人權的判決感到鼓舞,而就算是不滿
【明報文章】本文刊登之日,正是林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之時,究竟報告中會否像流傳已久般,在政治部分強推「境外投票」,來彰顯「好打得」的「事不避難」;又或者因為北京擔憂港人在內地進行選舉活動,甚至大排長
【明報文章】第四波新冠疫情持續惡化,建制派鍥而不捨推動全民強制檢測,特首林鄭月娥昨日首次回應,直指「這不是一個口號式工作」,要科學為本,暗示特區政府暫未有能力做到。有政府中人表示,推行全民強檢「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