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社評】事隔10年,恒生指數終於重上3萬點大關,有大行更預測明年底恒指可見32,000點。近月恒指升勢,很大程度靠騰訊等龍頭科技股帶動,「問君能有幾多愁,沒買騰訊沒買樓」成為了網民金句。現今科技股
【明報文章】上周四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總編輯Katharine Viner在該報發表長文,題為〈在危機時候新聞業的使命〉。她在去年7月寫了一篇〈技術如何干擾真相〉,並曾於2013年
【明報文章】香港回歸後,國家安全的立法問題在香港社會上一直引起不少爭議。筆者認為保護國家安全是香港的憲制責任。
【明報文章】為配合「以置業為主導」的施政方案,團結香港基金提出「補貼置業計劃」建議。如果這是為了緩解香港房地產價租高企,或者說為了長期穩定房地產市場,保障人人有房住的目標的話,這些建議則不啻為南轅北轍
【明報文章】電影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有一幕確實印象深刻。電影背景是上世紀70年代,飾演英國外交官的演員Simon McBurney,轉頭向烏干達狂人領袖阿敏(Amin)的
【明報文章】議員梁美芬揶揄道「你看看現在的年輕人,搞搞下不怕坐監的了……即是他們覺得好似食飯般」云云。也許,面對標榜「無畏無懼」的一代社運者,這番言論也不無根據。但說穿了,
【明報文章】前「新聞小花」陳嘉倩成為娛樂版風頭人物。執筆之際,在Google搜索欄鍵入單字一個「陳」,第6個搜尋建議即為「陳嘉倩」,其人氣勝過不少當紅藝人。筆者去年寫過〈新聞演員的自我修養〉一文(20
【明報文章】上周本欄清楚解釋興建高鐵香港段的來龍去脈,本質就是特區政府為鞏固香港的地位而全力向中央爭取修建和接駁,所以完全是以香港利益為本位。有效益,是香港人着數;虧本,就由香港人埋單。
【明報文章】人大選舉會議昨日舉行,不少有意參選者昨日都趁機拉票、收集提名。民主派雖然很大機會不派代表參加選舉,不過,手執225票的泛民都可發揮「關鍵少數」的影響力,把個別候選人拉下馬。民主派選委組成的
【明報社評】最近本港大學排名惹起社會關注,甚至鬧出「報細」學生人數爭取更佳排名疑雲。近年形形色色的大學排名榜愈來愈多,不同評審機構各有不同準則,不時得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排名結果,即使是一些所謂「國際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