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警察拉完民主派議員,趁着美國大選前夕再拉香港電台知名編導蔡玉玲。當中涉及的罪名,看在外行人眼裏似乎很嚴肅,但有查冊經驗的記者聽到後無不「O嘴」,因為那實在是芝麻綠豆得不能再芝麻綠豆的指控。
【明報文章】上周召開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香港的評論特別關注到五中全會會議公報內涉及香港的內容不多,有報章統計,包括標點符號,涉港澳台部分只有31字,從而推論香港的地位有所下降,又或者不受中央重視。
【明報文章】政務司長張建宗昨日在立法會表示,防疫抗疫基金有餘款會針對協助有需要群組,但筆者綜合政府內外消息所了解,出現裁員、停薪留職的航空、旅遊界,現階段應不會獲政府提供新一輪金錢援助。有了解政府想法
【明報社評】港台《鏗鏘集》一名編導被捕,事件疑與「查冊」索取車牌資料做偵查報道有關。根據《道路交通條例》,車輛查冊需申報目的,雖然當局沒有提供「新聞採訪報道」這一選項,然而對新聞專業來說,查冊是追查事
【明報文章】香港教育界近月經歷風風雨雨,教育局長楊潤雄固然被民主派責難,卻同時又被建制派所批評,早前(10月16日)王卓祺教授更在《明報》撰文從4個方向論證楊局長為庸官。雖然教育局長肩負培育香港未來棟
【明報文章】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閉幕,外界主要圍繞經濟範疇討論,但從「五中」一些蛛絲馬迹透露出來的其他信息更值得注意,尤其是人事佈局方面。不妨見微知著,研究未來可能出現的一些動向。
【明報文章】香港大學校委會通過任命兩名清華大學學者出任副校長,引起了一些反對聲音。有人問,這兩名清華學者其實有任教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應是美國學者,為何仍要反對?
【明報文章】警方拘捕多名涉嫌觸犯《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的泛民現任及前任議員,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這當然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權威人士建議筆者作一些解讀。在筆者看來,拘捕事件帶出幾個重要警示,值得
【明報文章】新一屆立法會復會後,鐘擺效應令議會氣氛由激進再次回到理性務實一方。近日部分反對派現任議員和人士因於今年5月8日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中,涉嫌觸犯「藐視罪」及「干預立法會人員罪」而被捕,反對派蒼白
【明報文章】本文刊登之日,影響全球政經和戰略格局的美國大選,該如火如荼地在點票。雖然選前拜登在絕大部分民調中都顯著領先,若然瀏覽270toWin、RealClearPolitics等美國選情網站所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