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旺角行人專用區屹立西洋菜街18年,終將倒下。很多評論糾纏於噪音污染及藝術高低等問題,但沒有切中肯綮,一言蔽之是產權問題。一個地方劃做公開空間,沒有清楚界定產權或執行維護產權的法律,最後落得
【明報文章】特區政府放出消息,即將針對一手住宅單位開徵空置稅,防止發展商囤積居奇,促使更多已落成單位推出市場。這措施方向正確,但實際效用輕微,屬於捨本逐末之舉,若要解決港人居住難題,應該盡快推行限購令
【明報文章】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於4月26日起展開為期5個月的公眾諮詢,提出18個土地供應選項供社會討論,以期增加土地供應,紓緩房屋問題。然而有不少生態敏感地竟成為選項之一,包括郊野公園、填海及鄉郊農地,
【明報文章】上合組織青島峰會順利舉行。走過17年時光的上合組織如今已成為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綜合性區域合作組織,成員國的經濟和人口總量分別約佔全球的20%和40%。回顧成立伊始,國際輿論特別是西
【明報文章】內地及政制事務局長聶德權日前說,考慮准許在內地的港人於駐內地辦事處投票,研究現行合資格選民需符合的通常居住規定,是否對日後經常往返大灣區的港人有影響,但強調要仔細思考運送和管理票箱等的安排
【明報文章】東區區議會佳曉選區補選,以民建聯和工聯會雙牌頭出戰的植潔鈴最終獲2268票勝出,民主派李鳳琼得1302票鎩羽而歸。泛民分析李鳳琼花了半年時間在當區耕耘,取得千多票算是不錯的成績,認為結果反
【明報社評】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新館明天(12日)落成,由於特金會緣故,美國只有助理國務卿羅伊斯(Marie Royce)出席典禮,之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出席的突破性局面終未出現,但美
【明報文章】文章刊出之時,剛好是特朗普、金正恩在新加坡世紀會面的大日子前夕。當然,特金會從提出到現在,經歷過激烈反覆,未到最後一刻,誰都說不準會不會再有變卦和會談的結果會怎樣。現在連特、金之外還會有誰
【明報文章】我寫這篇文章,非常焦慮,因為教育大學的朋友公開人文學院拒絕為7名講師續約後,「被提點」可能以後都不獲教席!我想公開自身處境,但我怕有同樣厄運。然而我想到自己狀况已非個別事件,亦見坊間討論錯
【明報文章】財政司長陳茂波在最近一次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上,回應筆者和楊岳橋議員追問會否開徵「地產商空置稅」及其實施的時間表,以打擊地產商丟空單位時,司長的說法是:「針對一手樓空置,正在研究一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