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社評】今天是大陸福建向台灣轄下的金門島供水管道開通的日子,本來這是有利金門民生、促進兩岸良性互動的好事,台灣陸委會以大陸施壓取消台中東亞青運會主辦權為由,要求金門縣府停辦「通水典禮」,彼岸晉江則
【明報社評】政府推動「無障礙城市」已有十多年,不少公共場所都有方便輪椅人士的專用設施,不過殘疾人士權益是否得到充分保障,卻是另一回事,早前黃子華紅館「開騷」,輪椅區竟然坐滿健全人士,有意購票入場的輪椅
【明報社評】土地問題是一面照妖鏡,映照出部分持份者為了一己之私,罔顧社會利益。地方議員居民反對改劃屯門用地興建公屋,以及反對馬料水填海,均是「鄰避症候群」(Not In My Back Yard)典型
【明報文章】特首林鄭月娥於香港特區成立21周年前公布新房策6招,其中兩招值得深入探討:其一是將居屋定價與市場「脫鈎」;其二是將原本計劃為私營房屋的土地,改為興建公營房屋。隨後,她還表示公私營房屋的比例
【明報文章】最近的馬灣事件及1980年代開始發展的天水圍新市鎮,已令不少市民明白到,公私合營框架或因發展商利益考慮,影響民生設施及服務。然而,縱使現實案例擺在面前,自土地大辯論開始以來,一直有人力推「
【明報文章】文化界聯署抗議淫審處,把多次獲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村上春樹作品評定為二級不雅。董啟章甚至要求「DQ」自己年度作家的名銜,因為他的作品《衣魚簡史》也有色情的描寫。
【明報文章】陳端洪的〈憲制性對峙和惡性對峙——「厄里斯女神」的香港面相〉(註),深度回應吳靄儀的〈五星旗下香港的法治危機〉,雖然太高遠深邃,對目前政策現狀起不了作用,但超越政治、法治與憲政,直入人文思
【明報文章】今年的書展除了又一次打破入場人次之外,可說乏善足陳。主辦者既沒有請來真正具分量的作家,趁書展的機會發表重要演講,引帶香港文化事業的發展,也沒有策劃什麼有吸引力的展覽或文化活動,促進社會大眾
【明報文章】政府研究在5個維港以外近岸選址填海,屬於目前土地大辯論中18個選項之一,但近日地區人士、政黨等對用作住宅發展、填海規模約60公頃的沙田馬料水填海計劃,紛紛表態反對,第一大黨民建聯更在施政報
【明報社評】本港慈善籌款活動亂象頻生,政府推出4招行政措施,希望提高慈善籌款帳目透明度,保障捐款人利益,然而是否足以撥亂反正,仍屬疑問。近年街頭募捐活動林林總總,教人眼花撩亂,部分「慈善團體」帳目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