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特首林鄭月娥於香港特區成立21周年前公布新房策6招,其中兩招值得深入探討:其一是將居屋定價與市場「脫鈎」;其二是將原本計劃為私營房屋的土地,改為興建公營房屋。隨後,她還表示公私營房屋的比例
【明報文章】最近的馬灣事件及1980年代開始發展的天水圍新市鎮,已令不少市民明白到,公私合營框架或因發展商利益考慮,影響民生設施及服務。然而,縱使現實案例擺在面前,自土地大辯論開始以來,一直有人力推「
【明報文章】文化界聯署抗議淫審處,把多次獲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村上春樹作品評定為二級不雅。董啟章甚至要求「DQ」自己年度作家的名銜,因為他的作品《衣魚簡史》也有色情的描寫。
【明報文章】陳端洪的〈憲制性對峙和惡性對峙——「厄里斯女神」的香港面相〉(註),深度回應吳靄儀的〈五星旗下香港的法治危機〉,雖然太高遠深邃,對目前政策現狀起不了作用,但超越政治、法治與憲政,直入人文思
【明報文章】今年的書展除了又一次打破入場人次之外,可說乏善足陳。主辦者既沒有請來真正具分量的作家,趁書展的機會發表重要演講,引帶香港文化事業的發展,也沒有策劃什麼有吸引力的展覽或文化活動,促進社會大眾
【明報文章】政府研究在5個維港以外近岸選址填海,屬於目前土地大辯論中18個選項之一,但近日地區人士、政黨等對用作住宅發展、填海規模約60公頃的沙田馬料水填海計劃,紛紛表態反對,第一大黨民建聯更在施政報
【明報社評】本港慈善籌款活動亂象頻生,政府推出4招行政措施,希望提高慈善籌款帳目透明度,保障捐款人利益,然而是否足以撥亂反正,仍屬疑問。近年街頭募捐活動林林總總,教人眼花撩亂,部分「慈善團體」帳目不清
【明報文章】本周初「英帝」外相侯俊偉訪問北京,他與中國外長王毅會面時談及香港問題。王毅頂回去:「香港事務就是中國的內政,我們確實不歡迎,也不會允許外國來干涉香港的內部事務。」但王毅之後說:「第二點,中
【明報文章】美國對華裔學者進行獵巫,由來已久,絕非新事。但美國政府近期就對華獵巫而對美國人民作出的思想動員,難免使與中國有科研合作的在美華裔學者產生顧忌。美國的國安機構忘記了歷史的教訓,忘記了當年美國
【明報文章】近日通訊事務管理局(通訊局)在處理某項針對無綫電視的投訴時,表示無綫在2017年特首選舉期間報道有關選舉事宜時,沒有提及一些曾公布想參選但沒有報名的「候選人」,屬違反了選舉指引內的公平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