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剛完結的土地大辯論中,「公私合營釋放私人農地」大受公眾批評,指是偏幫囤地地產商,認為應由政府收地發展。提出公私合營,是因為新界有大量地產商持有的農地,但因環境限制或基建配套不足,地產商一直
【明報文章】最新的《施政報告》是創新科技壓倒政治爭拗的拐點,具開拓性。中國曾經是政治掛帥,今天是發展掛帥。香港相反。我們曾經是經濟民生掛帥,今天卻是政治掛帥:政治壓倒一切,媒體的頭條多是政治新聞,政治
【明報文章】劉德華不是政策專家,但他配音撐填海,即引起軒然大波;正為下月立法會補選摩拳擦掌的幾位準參選人是政客,但他們的所謂政治理念無人理,坊間只關心他們一些八卦花邊。香港的政治氣氛愈來愈奇怪,市民對
【明報文章】相信每年《施政報告》,大抵已變成局長工作大匯總,加上年年都有人口誅筆伐,相信高官也聽到麻木。不過,今年施政報告,筆者比較注視的,不只是明日大嶼或燃點希望,而是期望比較有高度的施政報告,就是
【明報文章】特首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其中回應了經民聯和西九新動力超過100項的民生建議,包括我們爭取多年的「水上的士」今年終於獲得特首接納,而且有具體細緻的部署,籌備復辦「中環-紅磡」
【明報文章】美國副總統彭斯在哈德森研究所的演講,在許多人士意料之外,尤其一般認為特朗普一切對華政策只為中期選舉而來,但看完彭斯的演講,都是抹了一把汗。
【明報文章】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以「堅定前行 燃點希望」作為第二份《施政報告》的題目,「堅定前行」充分反映出她「好打得」的性格,當中幾項重大政策如填海、三隧收費調整、禁電子煙和取消強積金對冲,個個都是火
【明報社評】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天發表施政報告,土地房屋問題是重中之重。土地小組報告年底才會面世,施政報告如何處理增加土地供應問題,各方注視。香港社會面對太多老大難問題,中美貿易戰更為本港經濟前景增添不
【明報文章】美國近期對中國步步進逼,印證了中美貿易戰只是前奏。到了上周四(10月4日)戲肉終於出場,美國副總統彭斯在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演講,矛頭直指中國,從
【明報文章】2014年11月,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訪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他舉行聯合記者會,原本不設提問,但經過美方爭取,雙方才同意各讓本國一名記者發問。結果,白宮選擇了被北京拒絕續發工作簽證的《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