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社評】《明報》創辦人、著名武俠小說家查良鏞先生病逝,享年94歲。查良鏞文人辦報,立足香港,心懷國事,憂國憂民。他以一支健筆打出名堂,一片丹心為國家民族留下不少金石良言;他以筆名「金庸」撰寫的小說
【明報文章】增闢土地供應的方案說易,市民共識難尋。土地大辯論曲終人未散之際,特首林鄭月娥已於施政報告公布「明日大嶼」計劃,展開研究在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建造合共約1700公頃的人工島。計劃一
【明報文章】在香港,廣東話是母語。學好廣東話、講好廣東話、用廣東話學中文,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沒有什麼可爭議的。
【明報文章】立法會上周有3條關於颱風的口頭質詢問題,但媒體沒有特別關注——《明報》在10月25日的報道篇幅算是比較多的了(見A7版)——然而我覺得相關議
【明報文章】早前忽然傳來美國軍艦泊台灣高雄的新聞,引起台海緊張了一番。其實,或許這單新聞應與大陸軍機軍艦「繞台」也忽然靜了下來一起看。
【明報文章】台灣「六都」選舉將於11月24日舉行,這是民進黨2016年全面執政以來首場地方選舉。民進黨當局一方面以「轉型正義」為名,卻行「東廠」鬥爭之實,透過「黨產會」、「促轉會」清算在野黨;另一方面
【明報文章】還有不到一個月,立法會九龍西補選就會舉行,今個禮拜談談這次補選。吸收了姚松炎上次敗選的教訓,包括(1)太遲開展選舉工程;(2)選舉工程曲高和寡,且太倚賴網上和社交媒體;及(3)閉門造車,其
【明報文章】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提出至今14年,一拖再拖,環境局長黃錦星今午會正式宣布,將垃圾徵費的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不過,計劃的變數甚多,除了政府早前已放軟口風表示正式落實時間會由2019年底延至
【明報社評】港珠澳大橋開通首個周日客流量創新高,香港口岸出現長長人龍,穿梭巴士營運商密密出車,仍然未能迅速疏導人潮,有乘客投訴等候逾兩小時。特區政府花了大量心力控制車流,以免大橋開通導致北大嶼一帶交通
【明報文章】坊間看公私合營(現稱「土地共享」),總愛將其看作官商勾結的一種,認為發展商大賺特賺。其實土地共享這個建議,最後有幾着數,得看政府及發展商彼此的談判實力。對發展商來說,土地共享只是其業務「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