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城市大學教授葉健民兄在《明報》發表文章〈誰在漂白六七暴動歷史?〉(以下簡稱〈漂白〉,2018年10月12日),回應拙作《香港六七暴動始末——解讀吳荻舟》(以下簡稱「
【明報文章】美國前財長保爾森在新加坡出席彭博創新經濟論壇時發表主旨演講,其主題當然離不開近來最為熱鬧的中美關係。
【明報文章】《施政報告》提出填海1700公頃的「明日大嶼」願景持續惹起爭議,特首林鄭月娥昨日出席商界聯席午餐會繼續解畫,並說在香港任何事要達到一致共識是不可能的,但不能以此為不做事的藉口;另一邊廂,土
【明報社評】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港澳各界訪問團時,一邊回顧歷史,一邊展望未來,對港澳提出4點希望。會晤安排突出特區行政長官的領導角色,以及帶領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責任。習近平提到
【明報文章】「大館」拒馬建出席講座(後改為接受並道歉),政府則拒《金融時報》主編馬凱入境。一時間,特區政府「堅壁清野」,彷彿要隔絕所有「異見分子」。在兩制之下,香港到底還有多少空間可以容納「異己」?
【明報文章】坐在中環至筲箕灣的電車上,吹着微風,看着高樓大廈和漸晚的夜色,街上行人依舊,路上車水馬龍,每一眼都是令人惦掛的香港。心中默默祝禱,但願她繼續璀璨、美好依舊。
【明報文章】香港每年棄置超過500萬公噸都市固體廢物,每人日均棄置達1.41公斤廢物,較其他城市為多。港府為推動源頭減廢而效法其他國家推行廢物徵費計劃,如何做好執行細節令計劃得以有效落實,是香港成功推
【明報文章】近日本港最大的環保議題,莫過於政府終於向立法會提交《2018年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草案》,其中公眾教育及回收配套等細節引起熱烈討論。不過香港要追上國際減廢步伐,除完善垃
【明報文章】上次談到納粹軍醫作為施虐者的暴行,還有惡之平庸(註)。但其實在奧斯威辛集中營這人間煉獄中,在作為受害者的猶太人身上,我們同樣可以看見人性複雜而扭曲的一面。
【明報文章】孔誥烽教授日前撰文評論美國中期選舉(註),認為結果顯示美國主流繼續向右走,而特朗普主義將會持續。孔教授對美國政治有深入認識,其論述當然比坊間一些評論(例如許楨的「特朗普是大贏家」論)紮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