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六四晚會人數急漲,除了因為30周年效應之外,今年社會對於是否應該悼念六四不再起重大爭議,年輕人參加集會的顧忌減少,同樣情况亦見諸將於周日舉行的反修訂《逃犯條例》遊行,昔日炮轟遊行「行禮如儀
【明報文章】政府日前公布修訂《逃犯條例》的新建議,提高移交的罪行刑期至最少7年,要求引渡方必須是當地中央機構,及在啟動時加入更多限制,包括無罪假定、公開審訊、有律師代表、盤問證人權利、不能強迫認罪、上
【明報文章】去年底在本欄的一篇〈中美核心利益矛盾下的國運之爭〉,引述了北京對中美矛盾的定性:「中美矛盾已經不是意識形態上的不同、制度上不同的摩擦,而是涉及國運的競爭。」
【明報文章】香港律師會昨日發表對《逃犯條例》修訂的意見書,認為政府不應倉卒立法,又引述意見指出特首是政治任命,非由普選選出,形容在這安排下,特首發出的證明書完全無法做到把關等。一向被外界視為較保守甚至
【明報社評】六四事件30周年,點點燭光再度在維園亮起。回首中國民主運動的歷史,香港從來不是旁觀者,港人悼念六四,既是一場本土政治運動,亦是一條連繫香港與內地的政治紐帶,見證兩地命運緊扣相連的事實。30
【明報文章】政府就《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法例(修訂)條例草案》公布了一些額外措施,其中包括(1)將移交請求的罪行門檻提高至不低於7年監禁刑罰、只處理由當地中央政府提出的移交請求、請求方
【明報文章】中美貿易談判到了「臨門一腳」突然破局,美方一直高調指摘是中方在最後階段才反口,不願把承諾寫成法律,並從已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倒退,把150多頁的協議文本刪掉一大半。然而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周
【明報文章】毋須交代、脫掉虛偽、不涉利益、無懼壓力,六四30年,作為一個人,只要閉上眼睛,在寂靜中誠實面對自己的良知,與真相感通,相信大家會分得清是非黑白,找回人性。
【明報文章】港人對八九民運30年的回憶,近期已在媒體有很多覆蓋。以下是一個當時還未到13歲的澳洲華人少年對八九民運的瑣碎回憶。
【明報文章】曾幾何時,美國是先進、創新、高科技、高生產力的代名詞,人人傾慕,甚至筆者也是留學美國,向美國優秀的地方學習。但同樣不能否認的是,中國在改革開放以來,實在取得偉大的進步與成就。而在習近平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