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每年的9月10日是「世界防止自殺日(WSPD)」,為我們提供一個機會,帶出自殺這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並鼓勵大眾參與及同心協力推廣對預防自殺的關注。今年「世界防止自殺日」的主題是「共同預防
【明報文章】上周講完黃圈課金熱,今周講講比較多人忽略的藍圈課金熱,其實它的歷史比起黃圈還要長久,可追溯至雨傘運動時期。不過藍圈雖然財源滾滾,但其出產的內容和品牌從來無法打入主流,成績「可圈可點」,現實
【明報文章】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選舉政綱承諾任內會優化高中文憑試的評核準則,包括通識科的評分方法、簡化校本評核模式。她在今年5月接受專訪時,承諾今年內一定會交代如何處理通識科。據悉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的
【明報文章】對於「三權分立」的討論,已經相當深入,今天本欄希望做一個總結,而在作出總結之前,本人希望提出兩個問題,作為總結的引子。
【明報文章】有親中報章連日點名批評法官輕判反修例案件涉案者,裁判官何俊堯甚至被冠以「黃官」之名。港澳辦、中聯辦日前發聲重申「三權分立」在香港從不存在,提醒司法獨立不等於司法獨大。有法律界人士擔心,司法
【明報社評】政府進一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同時亦為建立「旅遊氣泡」籌謀,當局表示正與11個國家磋商。第三波疫情放緩,各類社會經濟活動可以有序重開,香港是高度開放經濟體,若要重啟會議展覽等行業,總得讓其他
【明報文章】最近,王毅和楊潔篪接力出訪歐洲多國,包括最重要的法國和德國,但成效小,壓力大,還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小逆流」。本文不是分析王、楊二人出訪的成敗,而是要探討由此而折射出來的中國外交以至歐洲政
【明報文章】回歸之後,香港問題是中國內政,按北京說法,外國不得「說三道四」。歷史上,香港和中國內地有文化、經濟和政治上的緊密關係,然而過去百多年來,香港跟西方國家在利益上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西方國家在
【明報文章】9月5日半夜傳來慘案的消息,本會對此萬分悲痛之餘,亦希望政府檢視事件,正視智障人士服務及銜接上的不足。
【明報文章】是次疫情暴露了香港政府的管治失能。政府嘗試亡羊補牢,挽回民望,但卻漠視民意,一意孤行;在整個防疫政策中更架空民主派主導的區議會。疫情之始政府毫無對策,到後來亡羊補牢、藥石亂投,最根本的封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