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多地濾水廠、水庫以至油氣管道等基建的營運商,近年加速數碼轉型,例如建立遠端存取,讓工程師和承辦商遙距監控溫度、壓力和化學物質水平等,但網絡安全專家一直憂慮,這或令基建成黑客理想的攻擊目
【明報專訊】網上社交平台Reddit的投資社群WallStreetBets上月號召散戶購入電子遊戲連鎖店GameStop的股票,狙擊華爾街對冲基金,觸發「挾淡倉風暴」,引起關注,惟不少人對事件中涉及的
【明報專訊】印度北阿肯德邦周日冰川斷裂墜河引發洪水,事故昨增至28人死亡,約150人失蹤。救援人員昨日與時間競賽,設法營救困於一條連接水力發電站工地的隧道內35名工人,惟事發兩日仍未有他們的消息。
【明報專訊】澳洲博物館研究所的考古專家周一(8日)公布最新研究,指在湖南道縣福岩洞考古遺迹中發現的早期人類牙齒歷史可能少於4萬年,或推翻2015年研究指智人最早於8萬至12萬年前已抵達中國、甚至較智人
【明報專訊】英國駐港總領事館昨日更新外遊指引,稱獲悉香港與中國其他地方一樣,不承認雙重國籍,如同時持有中、英國籍,即使持英國護照入境香港,亦會被視為中國公民。英國領事館稱,在此情况下,未必可提供領事協
【明報文章】緬甸發生的政變震驚世界。這次軍方舉動完全不合法。從合理性(legitimacy)而論,軍方利用「選舉舞弊」的藉口合理化自己的舉動。然而,不能由一方說了「選舉舞弊」,就真是「選舉舞弊」。如果
【明報文章】美國智庫自由之家上周發表一份新報告,探討威權國家如俄羅斯等,在今時今日如何跨境打壓移民和流亡人士(transnational repression),以鞏固國內的威權統治和國外的政治影響力
【明報文章】從拜登2月4日發表的講話來看,「重回領導地位」成為美國對外政策的重大轉向。「美國回來了」在講話中出現多次,這引人猜想美國對外政策是否將回到「前特朗普時代」。筆者認為,拜登面臨的現實複雜,若
【明報專訊】繼美國新任政府外交、安全等部門官員上月相繼就中美關係表態後,拜登近日接受媒體專訪再次指出,美中兩國需要的不是對抗,但預期會有非常激烈的競爭,但美國不會以前任總統特朗普的方式處理中美關係。有
【明報專訊】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上周六(6日)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採訪,被問如何看待美國務卿布林肯和中國中央外事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日前通話表態時表示,言辭示強或是手段強硬都不是有效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