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生活模式病(lifestyle disease)即是因不良的生活模式而導致的疾病,能透過改變生活習慣有效預防。不良的生活模式除影響個人健康,亦可能使社會的生產力下降、醫療開支增加,影響社會
【明報專訊】消費主義(Consumerism)主張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從而不斷擴大市場需求,促進經濟繁榮。現時網上購物普及,產品廣告及資訊傳播無遠弗屆,消費者購物可突破時間及地域的限制,使消費主義更廣
【明報專訊】據聯合國,氣候融資(Climate finance)即是向低碳、以「減輕氣候變化影響及適應氣候變化發展」為目標的項目提供融資。國際能源署2017年估計,若要在2050年控制全球氣溫升幅在2
【明報專訊】器官移植是治療部分病患的唯一方法,亦是病人延續生命的機會。器官移植的來源有兩種,包括活體捐贈和遺體捐贈,活體器官捐贈者經醫院心理及醫學評估為適合捐贈後,可捐贈一顆腎臟及部分肝臟;遺體可捐贈
【明報專訊】動物權益包括動物有免受虐待、屠宰和痛苦的基本生存權利。香港目前針對防止虐待動物的法例,只有《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香港愛護動物協會指條例的檢控門檻過高,執法部門調查及檢控時欠缺專家支援,
【明報專訊】循環再造(recycling)即收集原本要丟棄的廢物再處理,並製成可再次使用的物品或材料。根據環境保護署網頁,乾淨回收是本港廢物管理的五大策略之一,主要措施包括廢物分類回收桶,回收廢紙、金
【明報專訊】教育作家Valerie Strauss曾於美國《華盛頓郵報》撰文,引述美國教育政策中心(Center on Education Policy)指出當地公共教育(public educati
【明報專訊】根據教育局《通識教育科課程資源冊系列:今日香港》,多元文化社會(culturally diverse society)或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是指對不同種族、傳統
【明報專訊】跨境通報機制是指兩地政府或特定部門,協議就相關事項分享資訊,目的是為保障兩地民眾的安全及健康等。本港與內地緊密相連,人貨交流頻繁,在不同範疇都設有跨境通報機制。
【明報專訊】「鄰避效應」(Not In My Back Yard),英語直譯中文即「不要在我家後院」,意指居民反對將造成污染或帶來風險的厭惡設施建於他們居住的社區,例如核電廠、焚化爐、監獄及垃圾堆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