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恩榮:香港經濟的漫漫長夜有否黎明?(下)
文章日期:2025年1月16日

【明報文章】香港這次經濟危機從2019年開始,至今長達6年。迄今本港實質總產值仍未回復2018年水平,是香港有紀錄以來最漫長經濟衰退。但在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努力採取對應措施後,社會經濟已出現好些亮點,包括輸入人才計劃反應空前踴躍、人口止跌回升、外地企業駐港地區總部數目也止跌回升等。

本文是〈香港經濟的漫漫長夜有否黎明?〉的下半部。上半部(刊2025年1月9日《明報》)分析了這次經濟衰退為何如此嚴重,本部分則分析目前經濟亮點及政府的對應措施是否能驅去經濟危機的長夜而帶來黎明。

「搶人才」政策的亮點與盲點

上半部提到,香港過去也多次發生過十分嚴重的經濟危機,惟那時香港人口仍有增長,成為經濟危機中的重要支撐。2019年社會風波後卻出現二三十萬人外移,香港人口及勞動力都顯著下降。况且過往香港人口結構較年輕,面對危機的適應力及韌性較強;如今人口急劇老化,而年輕及高技術的港人卻正是外移傾向最高的一群。不少年輕夫婦及孩子移民外地,使香港成為「留守老人」的城市。要扭轉人口下跌及老齡化趨勢,香港必須大量輸入年輕人才,方能克服這次經濟危機。目前政府的輸入人才計劃得到超額響應,正是危機中的最大亮點。

政府「搶人才」計劃在疫後復常的2022年底開始實施,至去年底已來港的人才多達17萬,加上18萬受養人,已來港人數有35萬。此外還有二三萬輸入勞工,總數十分龐大。

香港人口2019年底達到752萬高峰,隨後出現移民潮,疊加新冠疫情期間有大量人離港,人口於2022年中減至735萬的低點,跌了17萬人。此後恢復通關,大量疫情期間離港的人回流,人口於2023年中升至754萬,一年間增加19萬人,稍為突破2019年底752萬的高峰。

「搶人才」計劃在疫後復常的2022年底才開始接受申請,於2023年中之前已抵港的人才數目不多。因此從2022年中至2023年中增加的19萬人,主要是因為疫情期間離港的人回流,加上單程證持有人、外籍家庭傭工、學生等趕開關來港,還有不少早年已遷徙海外或內地、因疫情阻隔而長期未能回港的港人也趕開關回港探親,使人口在一年間大增19萬。人口增加與「搶人才」計劃無關。

此後從2023年中至2024年中,其間雖有大量輸入人才及受養人來港,人口卻出乎意料跌了4300。「搶人才」計劃未能使人口增長,反映不少來港的人才其實沒有留港。此外,這一年間人口外移也特別多,除了港人一如既往繼續遷移海外和內地,還有早年已遷徙海外或內地的港人乘恢復通關之便,回港探親後便離港。總括而言,其間「搶人才」計劃並未能令人口出現增長,這也是這一年香港消費持續低迷的原因之一。

按最近發表的數字,「搶人才」計劃亦未能扭轉勞動力下降趨勢:去年10月香港勞動力有383萬人,比疫後復常的2022年底的385萬人,仍跌了2萬人;比2018年400萬的高峰更跌了17萬人。

政府宣稱有大量外來人才來港,可是人口仍稍為下跌,勞動力更減了2萬人,反映許多來港人才未有長期留港,也沒有積極投入本地勞動力(按統計處的統計方式,來港人才只要認真尋找工作,無論是否成功就業,都會計入勞動力)。

輸入人才計劃的「水分」,相信十分嚴重。據傳媒報道,部分高才通申請者根本不打算在港找工作,只是為了取得初時的兩年簽證方便來往香港;部分是為了子女在港受教育,家長則繼續在內地工作。來港人才是否真正會在港扎根, 現在根本說不準。內地與香港有一定文化差異,內地來港人才大部分未能掌握流利廣東話;本港產業結構也較狹窄,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險、出入口等行業,內地人才未必容易在港找到合適工作。

2024年下半年香港人口變化的統計,料要到今年2月才發表,筆者相信屆時數字將顯示人口有所增加。雖然來港人才未必真正留港工作,惟他們的子女一旦在港受教育,香港人口便會增加,也會成為支撐經濟及消費的因素。若來港人才能夠真正留港工作的話,香港的得益肯定會多很多。

搶人才、留人才及吸引港人回流

現時社會有不少有關如何鼓勵高才通人士留港的建議,包括提供工作配對信息、提供子女入學信息等。篇幅所限,本文不會詳細討論這些建議。筆者想強調的是:能夠留住本地人才的社會,也能夠留住外來人才;反之,倘不能留住本地人才,恐怕也難留住外來人才。留住本地人才與吸引外地人才,是同一個事物的兩面。

除了吸引內地人才,政府也努力吸引其他地區人才來港工作。如今不少香港金融界人才遠走新加坡、倫敦、紐約等地;許多在這些金融中心工作的外國專才,都會認識來自香港的朋友。外國人對香港的觀感,自然會受海外港人,特別是出走的港人所影響。若香港人才繼續出走,本港要吸引外國人才來港將加倍困難。從這個角度看,吸引港人回流意義重大——不單因為香港缺人、回流港人容易融入香港環境這些顯而易見的原因,更是因為港人在出走後回歸,是最有說服力、最動聽的「香港故事」。

任何在短時間吸引大量外地人移入的社會,都容易出現本地人與外來人的矛盾;若大眾感覺到政府政策偏袒外來人,更容易引起排外情緒。特區政府需倡議開放、多元、公平、包容及共融的文化,一方面幫助外來人融入社會,另一方面也促進社會和諧。

國際教育樞紐:從大專到中小學

香港大專院校成功吸引大量內地生就讀,是近年經濟長期不景中的亮點。政府也着意把香港打造成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不過卻沒有着重吸引外地生來本港中小學就讀。其實不少內地人才申請來港,是希望子女能接受香港中小學教育。本港不少私立或自資中小學採用國際課程,對內地生有吸引力;至於主流中小學主要用廣東話,並受政府資助,不適合吸引內地生,以免用公帑資助外來人。

對內地家長而言,本港中小學吸引力可能超過香港大專院校的吸引力,主要因為大專生年紀的子女較成熟,家長可以放心他們遠走歐美,卻難以放心讓中小學年紀的子女遠赴他鄉。香港在地理及文化上與內地較接近,對於較年幼的內地學生,香港是比外國更好的選擇。

現在香港私立或自資中小學吸引內地生的最大困難,是缺乏相應政策及設施,特別是缺乏學生宿舍。倘內地家長無計劃來港工作,只是希望安排他們較年幼的子女來港受教育,特區政府便需容許這些少年人申請學生簽證來港入讀中小學;而吸引內地生的中小學,也需興建足夠的學生宿舍。

香港「五行欠土」,覓地興建中小學外地生宿舍有一定困難。但從大灣區融合的方針而言,這是值得考慮的發展方向。何况從吸引人才來港扎根的角度出發,少年人來港就學,容易融入香港文化及生活,留港發展的機會也較大。現時內地每年雖有不少大學本科畢業生來港讀碩士學位,惟他們年紀較大,通常難融入本地生活,也難以在短短一年的就學期間掌握廣東話。他們來香港的大專院校「鍍金」後,大部分回內地工作,留港比例不高。

境外企業駐港公司回復增長?

投資推廣署及政府統計處每年進行境外企業駐港公司統計調查。境外駐港公司的數目,是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重要指標。境外駐港公司最具指標作用及經濟效益最大的,是駐港地區總部。

歷年駐港地區總部,約有一半來自中國內地、美國及日本三大地區。境外駐港地區總部的數目於2019年達到1541間的歷史高峰,其後輾轉下降,2023年跌至1336間,跌了205間(13.3%)。其中來自內地的公司仍升了31間(14.4%);來自美國及日本的公司分別減少64間(23%)及26間(11.2%),來自其他地區的則跌了146間(17.9%),跌幅十分顯著。

最近發表的調查卻顯示,從2023年到2024年,境外企業駐港地區總部數目回升了74間(5.5%),至1410間。其中來自內地的公司大增63間(25.5%);來自日本的公司卻仍輕微下跌,減少了6間(2.9%);來自其他地區的則輕微上升了11間(1.6%)。外地企業駐港地區總部數字雖有回升,但仍遠低於2019年的高峰。

因日本經濟長期疲弱,來自日本公司的駐港地區總部數目繼續下跌是意料中事。具指標作用的,是來自其他地區的駐港地區總部變化。此數字有輕微回升,是相當正面的信息。「其他地區」主要涵蓋歐洲及東南亞,說明在中美關係緊張下,這些地區的企業仍願意在港設立地區總部。惟特朗普回朝,將帶來更多震盪及挑戰,我們需關注最近境外駐港企業回復增長的趨勢是否會持續。

官員需正視香港經濟的空前危機

香港經濟正在經歷結構轉變,過程會相當漫長及痛苦。創新科技投資的回本期長,國際競爭也十分激烈。况且本文上半部已說明,過去10多年來政府在創新科技的投資雖增長迅速,卻未能顯著帶動私營部門投資。

歸根究柢,「人的因素第一」。香港是沒有豐富天然資源的城市,人才是最重要資源。大量內地人才申請來港,是十分正面的發展;但來港人才會否留港發展,還要看香港能否提供有利發展的環境及誘因。高才通的亮點是否真正會帶來香港經濟的黎明,還要看政府能否實施深入細緻的政策留住來港人才。

香港經濟發展主要決定於政治經濟基本因素,不會因為官員「唱好」而真的變好,也不會因為反對派「唱衰」而真的衰落。政府官員需實事求是,切忌文過飾非、報喜不報憂。只有香港官員能夠正視香港經濟的空前危機、認真查找不足,本港經濟的漫漫長夜才會出現曙光。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客座教授、民智行動設計智庫共同創立人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宋恩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