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可成:如果互聯網不再有超連結
文章日期:2025年1月9日

【明報文章】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少人在facebook等社交媒體平台上發布內容時,就不再將相關的超連結(hyperlink)放在正文裏,而是要標註「連結見comment」,然後再將超連結貼到評論區。

這樣做的原因,是社交媒體平台有意降低在正文中含有超連結的內容的權重,令這類帖文更難被人看到。如果要避免這種懲罰,就只能不在正文裏面出現超連結,而是將它們貼到評論區。

這種對超連結的打壓,是平台的短視做法。為了將用戶留在自己這裏,不跟隨超連結跳轉到它處,不惜傷害用戶體驗,也不惜違背互聯網的本質精神——通過超連結互聯互通。

而更大的威脅,還來自正在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AI)——當人們習慣有事就問問ChatGPT,通過與AI聊天機械人問答的形式取得信息,而不是在搜索引擎中點擊結果頁面的連結,連結就更是有愈來愈被邊緣化,乃至消失的風險。而這樣的後果是糟糕的,因為超連結提供的不僅僅是更多信息,也是一種思維模式。從一定程度上說,如果互聯網不再有超連結,人類的知識與思想甚至都會受到負面影響。

超連結作為思維模式

雖然互聯網是20世紀後期的產物,但超連結這種設計,跟17、18世紀哲學家的一些想法不謀而合。

在論述人的心智怎樣形成時,休謨(David Hume)認為,人在不同的想法之間形成連續性,是非常重要;而這種連續性是通過聯想實現的。比如當我們看到一幅圖畫,自然就會聯想到畫中物件的原型;當我們想到傷口,就會想到傷口帶來的痛覺。人就是通過這樣在不同的信息之間建立聯繫,發展出智慧。

這種思維模式,其實與超連結的功能很相似,因為它們在本質上都是允許人在不同信息節點之間自由跳轉,從而促進了更豐富的知識構建。

實際上,在信息之間自由跳轉,也正是學術界生產知識的方式。所謂「站在巨人肩膀上」,指的就是將眼前看到的新現象,與此前學者提出的經典理論相聯繫,然後在這樣的基礎上發展出新理論。這也是為什麼學術界需要引用參考文獻——在文獻與經驗之間創造連接。

幾十年前,萬維網(World Wide Web)的發明人Tim Berners-Lee之所以要創造超連結這種工具,也是為了記錄人類思維如何從一個想法跳到另一個想法。這種通過非線性的方式相互連接的信息,既反映了人類思維的自然過程,也極大地豐富了互聯網用戶的信息探索體驗。可以說,在連結之間跳轉、深入,也是我們形成對事物看法的重要方式。

超連結作為創作工具

美國學者Collin Jennings去年在史丹福大學出版社推出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新書,名為Enlightenment Links: Theories of Mind and Media in Eighteenth-Century Britain。他在書中分析了18世紀的英文小說、歷史和詩歌等,結論是:這些文本並不是線性的,而是充滿了包括交叉引用、註腳在內的超越原始文本的手段。

舉個例子,《呆廝國誌》(The Dunciad)是英國詩人Alexander Pope的心血之作。它描寫了一群蠢貨在倫敦參加「愚蠢女神」為新的「無稽之談國王」加冕時的情景,詩人在詩句中穿插了他在現實生活中認識的一些人的可笑形象,辛辣地諷刺他們。而詩作發表之後,許多被諷刺的對手也有回應。Pope則更進一步,將其中的許多回應文字作為註腳,添加到詩歌的後續版本中。

於是,在該書1743年最終版本中,每頁往往只有一兩行詩,後面的空間全部都是評論註腳。這其實就是一種「超文本」(hypertext)的存在——它不僅僅有文本本身,還有對文本的解讀和回應,甚至還有對回應的回應。而讀者則可以在文本、註釋、註釋的註釋之間跳轉,對整首詩形成更加立體、豐富的理解。所以,《呆廝國誌》這本書就像一個充滿超連結的網站一樣,早已超越了最初的詩歌文本。

對《呆廝國誌》做了深入研究的學者Collin Jennings認為,這本書提供的非線性閱讀路徑,可以抵抗簡單的、因果關係式的文本結構或思想理論。正是出於同樣的原因,一個充滿超連結的互聯網,也是拒絕簡單、扁平化的信息傳播和理解模式,因為它歸根到柢提供的是一個立體而多元的信息世界,鼓勵的是信息與信息之間的對話,而不是以「權威」、單一的說法來關閉討論。

超連結作為社會信號

超連結不僅僅是信息的指向符號,它們還承載着社會和文化的意義。尤其是在早期互聯網的發展中,超連結被視為一種「社會信號」。具體來說,一個網頁的重要性,往往取決於其他重要網頁對它的連結——如果它得到來自其他重要網站的連結多,那麼它本身質量高的可能性也就更大。這種引用關係,反映了知識傳播中的權威性和可信度,類似學術界中期刊相互引用的現象。Google正是根據這樣的原理,設計了「PageRank」算法,將搜索結果做了令人滿意的排序,並最終建立了搜索方面的霸主地位。

也就是說,超連結其實是一種信譽的保證。當作者在網絡發表文章時,的確也傾向於連結到那些擁有原始信息且具有較強公信力的網站。正是每一個作者的每一次連結行為,共同完成了公信力的投票和構建,令網絡信息的秩序更加井井有條。

沒有超連結的世界 是扁平和單一的世界

超連結有這樣重要的作用,然而它正面臨自誕生以來最嚴峻的生存考驗。曾經基於超連結發明了PageRank算法的Google,正在像其他科技巨頭一樣,逐漸放棄對連結的依賴,轉而青睞由AI驅動的聊天界面。AI工具如ChatGPT和Google的Gemini,傾向於提供經過加工處理的信息摘要,而不提供直接指向原始材料的連結。也許在不遠的將來,當我們在Google搜索,跳出的可能不會是一頁一頁的連結,而是一段由AI總結的文字。

這看上去方便了用戶,但它也是一個危險陷阱,因為它可能導致的結果是:信息的扁平化和上下文的喪失。最終,人們思維的深度和複雜度都可能因此受損。—

作為讀者,我們將難以追溯信息的出處,難以在AI提供的總結之外,建立起自己對問題更加立體化的理解,也失去了在不同網頁之間跳轉和偶遇的樂趣。

作為作者,我們將很難在信息與信息之間,創造超出原始文本的連接,這會對作品的豐富性造成打擊。

這樣令人沮喪的場景,真的會發生嗎?也許會,也許不會。畢竟,AI界面也在不斷演進,未來的AI也許並不止是今天這樣主要提供扁平化摘要的角色。說不定,未來的AI還可以幫助超連結的生態變得更豐富多彩。而這取決於科技公司如何看待超連結——是將其視為一種過時的工具,還是深入理解它的意義:超連結如何幫助我們構建複雜的信息網絡、如何支持思維空間的拓展、如何反映人類思想的多維特性。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方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