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上篇我提及香港政府難以、亦不必急於在兩三年內消滅財赤。我建議以10年為期,針對導致支出膨脹、收入減少的深層次矛盾,制定全方位改革方案和開源節流規劃,通過漸進式改革,解決長期困擾社會的深層次矛盾,同時逐漸調整收支結構,穩步邁向收支平衡。
短期內有哪些開源手段
財政司長在網誌說,改善公共財政會以節流為主。這點我很認同,因收入隨經濟情况波動,但公共開支一直持續快速增長,是香港政府財赤主因。話雖如此,開源仍有一定空間,值得好好探討。
說到開源,不少人即刻想到「振興經濟」。振興經濟當然是開源的核心手段,惟並非本文討論重點。一來這個議題太大,一兩篇文章說不清楚;二來本文着眼點是公共財政,主要探討改善政府收入和支出結構的各種措施,暫不論及存量經濟的改善提升,雖兩者有關聯。
就短期內的開源手段,2024年以來財政司長做了4件事:
(1)實施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標準稅率兩級制(入息淨額500萬元及以內的部分,以15%稅率計算;超過500萬元的部分,以16%稅率計算),政府收入每年增加約9.1億元。
(2)實施住宅物業累進差餉制度(應課差餉租值55萬元或以下的住宅,差餉維持在5%;租值超過55萬元的住宅,超出部分的差餉採用累進徵收率計算,最高達12%),預計政府收入每年增加約8.4億元。
(3)由2024年4月1日起,商業登記費從每年2000元增至2200元(上次調整已是1994年),預計政府收入每年增加約2.95億元;
(4)恢復徵收酒店房租稅(自2008年7月1日取消),稅率3%,預計政府收入每年可增約11億元。
上述措施都是出於「能者多付」思維,無可厚非。但我認為亦不適合頻繁、廣泛採用,因為不利於維持香港簡單稅制、低稅率的優勢,太廣泛採用也可能導致資金流出。4項措施預計每年增收31.45億元——不算少,惟亦不算多。
未來可考慮的另一個增加收入途徑,是重新審視各項公共服務收費,在「用者自付」原則下收回合理費用。一方面,提升公共服務收費是相對簡單直接的增收方式,不會影響本港簡單稅制;另一方面,香港公共服務收費已多年無調整。經濟好、政府盈餘豐厚時,各界紛紛要求「派糖」,且加費會被質疑「拿基層市民開刀」,政府也無動力去考慮。
今日出現大額赤字,但同時失業率非常低,幾乎全民就業,是時機去審視包括水費(1995年以來一直凍結)、康樂體育設施(2013年以來一直凍結)、醫療(2017年調整過部分收費)等各項收費水平。當然,公共服務收費涉及民生,要顧及社會接受程度,不可能一次過大幅調高。我建議做一個5年收費調整計劃,逐步將各項收費調整至正常水平。不過公共服務收費在政府收入僅佔4%左右,上述調整帶來的新增收入亦有限。
另一個短期內可以開源的手段,就是調整大學非本地生學費,減少納稅人補貼,甚至收回成本。僅就本科生而言,教資會資助的8所大學,培養每個本科生的每年人均總成本(total cost)大約33萬元。
2023/24學年,教資會資助的8所大學共有約5.5萬非本地在校本科生(1至4年級總和)。但目前我們向非本地生收取的並非人均總成本,而是額外直接教學成本(extra additional cost),從15萬至28萬元不等。也就是說,每名非本地本科生每年由納稅人補貼5萬至18萬元不等,每年給非本地生的總補貼介乎27.5億至99億元之間(我個人估計至少50億元)。而這僅僅是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生因大部分是研究型,更是由大學提供獎學金在港就讀。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建設「留學香港」品牌,未來非本地本科生的錄取比例將會翻倍,從20%增加到40%;每年納稅人給非本地本科生的補貼金額,將會翻倍至55億到198億元(我估計至少100億元)。數額巨大,我認為不可持續——「留學香港」品牌,不能靠納稅人的錢補貼出來。我建議以10年為期,逐步增加非本地生學費,減少納稅人補貼,最終以收回總成本為目標。對於此舉會否削弱「留學香港」的吸引力,我並不悲觀:一來優質的留學資源從來都不便宜,收取成本無可厚非;二來我們可同時提供助學金,給予經濟條件較弱的非本地生,並增加獎學金,從全球尤其是「一帶一路」國家吸引真正頂尖的學生來港,提升香港的國際教育樞紐含金量。
總體來看,我們能夠在短期內使用的開源手段並不多,帶來的額外收入難以扭轉目前政府收支失衡狀况。
長期開源途徑:擴經濟基礎,扶市民上流
長期來看,增加政府收入有3條可能途徑。第一就是稅制改革,例如提高稅率或增加新稅項。但低稅率和簡單稅制是香港的根本競爭優勢,在短、中期我們根本不具備調整的可能,以免對營商環境帶來衝擊。《基本法》第108條亦規定,特區「參照原在香港實行的低稅政策,自行立法規定稅種、稅率、稅收寬免和其他稅務事項」。也就是說,即便未來香港推行稅制改革,也不能偏離低稅政策。
此外,社會過往討論較多的是引入消費稅,但我認為此舉受衝擊最大的是基層,因為基層市民的基本生活消費佔總收入的比例更大。更何况,香港目前處於中美兩國的拉扯之中:港元與美元掛鈎,在美國通脹下,香港將跟隨美聯儲加息,港元跟隨美元升值;但香港經濟受內地經濟密切影響,而內地正大力抗通縮,貨幣貶值,利息下降。於是,在兩種矛盾的趨勢夾擊下,香港嚴重受壓,消費外流成為趨勢。若再引入消費稅,本已疲弱的本地消費恐將進一步受打擊。
話雖如此,我認為目前是時候考慮系統地研究長遠香港稅制改革的可能和有關利弊,不能再像以往,在危機中熱烈討論,危機過後又拋諸腦後。
第二個長遠增加收入的手段,是擴闊經濟基礎、做大個餅、擴大稅收來源。這正是政府目前的努力方向,透過長線投資,大力發展創科產業、新型工業、文化創意藝術體育等產業,為未來尋找新經濟引擎,使香港從目前的單一財富推動型經濟(wealth-driven economy),走向多元動力驅動的經濟結構,擴大稅收來源;同時積極造地、創造容量,為經濟結構轉型提供條件和動力。惟兩方面均屬長遠計劃,需5至10年才能夠見到成果。
第三條途徑就是增加納稅人數量,擴闊稅基。但做法並非通過降低起始徵稅點或增加新稅項,令更多人被動地跌入稅網;反而是提升居民收入,扶助基層市民和青年人向上流動,讓更多人成為中產、納稅人,令社會逐步邁向一個以中產為主體的橄欖形結構。而這背後的關鍵,則是打通市民向上階層流動的通道(我將另文詳述)。不過這同樣是長期的解決方案,也要大約10年才逐漸見到成效。
縱短期難見效 仍須持續開拓長遠機遇
總體而言,擴闊經濟基礎和扶市民向上流動,意味着香港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這是我們必須推行的長期開源手段。即便短期難見成效,而此刻又面對政府財赤,惟我們都必須持續投資、持續推進制度創新,拿出足夠意志力和耐力,開拓長遠的發展機遇。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洪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