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權:對AI和新聞業發展的來年展望
文章日期:2024年12月19日

【明報文章】一年將盡,又是時候檢討過去及展望將來。每年年底,美國的尼曼新聞實驗室(Nieman Journalism Lab)都會找來一班專家預測來年新聞業發展。這次預測的內容各式各樣,涵蓋了新聞KOL(意見領袖)、科學新聞、Podcast節目、特朗普重新執政下的政治新聞等等。

當然,其中一大主題是圍繞人工智能(AI)對新聞業的衝擊,不少專家的真知灼見值得在此與讀者分享。這些意見大概可分為「新聞製作和應用」、「商業模式」、「人才培育和出路」及「追尋新聞本義」幾類。

AI與記者關係:取代抑或輔助?

首先,在「新聞製作和應用」方面,相信無人會否定引入AI技術將是未來行業趨勢。所以,專家針對的議題已不是應否使用AI,而是應如何適切運用AI去提升新聞製作效率和質素。過去幾年,世界各地新聞機構都持續試驗如何將AI技術與傳統新聞工序銜接。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Alfred Hermida預計,經一輪過渡期,行業在來年將面臨一個前路抉擇。

這個抉擇牽涉新聞機構如何看待AI與記者的關係。究竟兩者的關係是取代(substituting)抑或是輔助(complementary)呢?前者是指AI會令某些傳統新聞工作消失,例如當新聞機構開始用AI程式編寫簡單新聞(如運動賽事結果、財經數據等),或用AI主播報道新聞時,就會導致記者編制縮減。而後者則指AI技術能夠與傳統新聞製作有機融合,協助記者分析數據、查證事實及抄寫文本。記者的工作未被取代,只是在AI輔助下有所轉化。

Hermida認為,新聞機構的抉擇不會是二元化非此即彼,而會是介乎兩者中間。至於發展方向是偏向哪一邊,情况來年會漸趨明朗化。

媒體怎為內容產品估值 乃重要課題

在「商業模式」方面,於社交媒體時代,傳統新聞機構的廣告大幅被數碼平台蠶蝕。進入AI時代,新聞行業的財政收入進一步受AI公司衝擊。過去兩年,我們看到許多AI公司在未得到新聞機構同意下擷取其內容產出,用來操練其AI程式,因此引起不少版權利益爭拗,有的能夠達成合作協議,有的卻要訴諸法庭。

新聞工作者Courtney C. Radsch認為,新聞機構如要跟AI公司角力,如何為自己的內容產品估值,會是一個重要的生存課題。新聞機構的內容產品眾多,包括日常新聞內容及過去的新聞庫存內容,當中包括文字、圖片、影音、資料庫等。這些內容的價值各自是多少?用於不同目的之收費又如何(例如賣作訓練AI程式和賣作被AI平台轉載的收費,分別如何)?現時新聞機構仍集中精力實驗AI技術,但將來就同時需要就其內容產品的商業和價格模式開展試驗。

在「人才培育和出路」方面,如上述提到,未來新聞行業必然是朝AI升級方向發展。紐約城市大學的Marie Gilot建議,新一代新聞系學生和年輕記者要盡早熟習使用AI,努力裝備自己,因他們未來的事業發展必然要依賴相關技術。至於為什麼要盡早,Gilot就認為,現時不少AI工具仍是開放使用或價錢便宜,惟這個情况不會持久。隨着AI技術愈趨重要,AI公司或會更改使用條款和調整收費,故此年輕人要趁早把握機會多用。

要培育年輕人的AI素養,得州州立大學教授Cindy Royal認為,新聞教育需與時並進。具體而言在硬件方面,學校要調整課程,加入AI元素(例如教授電腦語言程式)。另外,教師也需調整定位。當現時學生能夠輕易取得AI知識和技術支援時,教師不再是單純的教導者,而應擔當一個教練角色,職責除了是教授知識,亦包括激勵學生學習AI,及引導他們用正確方法來訓練技術。

關鍵在如何重建新聞人情味

最後,在AI大潮下,新聞學者和從業員也開始反思新聞的存在價值。不少專家認為,隨着新聞製作愈趨科技化和虛擬化,反而突顯新聞報道人性化的重要。當科技變得普及,手作人工產品就變得罕有,因而價值更高。因此在AI時代,記者要突圍而出,關鍵不止在於掌握技術,而是如何善用科技找回或重建新聞的人情味。只有這樣做,讀者才能夠與新聞機構、記者以至新聞內容維繫緊密關係。

有什麼具體做法可以塑造有人情味的新聞?專家的建議包括多做真人直播、記者親述採訪過程和提供獨特新聞觀點,及與讀者互動對話。這些做法都有助增加新聞的真實性,以及記者與讀者之間的情感連結。

總結而言,AI變革只是剛剛開始,很多事情都是未知之數。本文討論的預測會否成真,而香港情况又是否脗合這些預測趨勢,都有待明年持續觀察。

作者是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梁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