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帆川:英國記者如何用AI「起底」議員
文章日期:2024年12月19日
【明報文章】英國工黨一名新議員被揭發是下議院的最大地主,擁多個物業,令人擔憂會否對該黨推動的租務管制構成衝突;在首相施紀賢由左傾偏向中間之後,多名左翼議員轉而獲得工會大額資助。這些涉及公眾利益的調查報道,一般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夠寫成。這個繁瑣的工序,能否由AI(人工智能)代勞?
英國《金融時報》最近撰文透露他們如何利用AI查冊,寫成幾篇單靠記者自己難以寫成的調查報道。很多人都知道,AI可以快速閱讀海量文件,然後生成總結文字,甚至回答有關文件的問題。但如果單純地叫AI翻閱利益登記冊,然後找出值得報道的題材,暫時還不可能,因為AI沒有人類的分析腦袋,不能揪出複雜的利益衝突問題。
不過,AI能夠將「非結構化數據」有效地整合成「結構化數據」,節省記者蒐集資料的工夫。
舉個例:如果大家用Google搜尋「議員利益申報」,便能輕易找到香港行政會議成員和立法會議員的利益申報文件,但它們全是文字檔案,意味記者要用人手和肉眼,大量地「複製和貼上」,慢慢整合,才能開始分析趨勢和變化,找出異樣。
所謂「結構化數據」,即是類似Excel試算表,能夠在一個欄目看清所有議員名字,另一欄目看清所有物業所在地,再在一個欄目列出所有旗下公司。AI可以將散亂、格式不一甚至手寫的文件,整合成格式一致的數據,省回記者大量的資料蒐集時間。
《金融時報》所研發的AI應用平台,已成功協助記者寫成多篇報道,於是再下一城,用類似方法,整合美國議員的利益申報資料。他們正計劃用AI直接從「結構化數據」上找出值得報道的地方,並且發信息通知記者主動研究。
用AI處理上游工序
或可發揮更大潛力
他們沒有提及的是,這些平台其實還可以推出市場賣錢,供其他研究機構訂閱使用。整合數據用來賣錢,並非新科技,例如香港所有大型地產中介網站都整合了物業成交資料,讓用戶查閱,以吸引用戶。雖然AI「一鍵寫文」的功能最受注目,但在新聞應用上其實仍非常不可靠。利用AI處理資料整合、美術設計等上游工序,或者能夠發揮更大潛力。
作者是新聞工作者、文化評論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陳帆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