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據報國際球星C朗拿度的私營博物館,將於明年落戶香港。加上本屆政府一直希望以文化帶動旅遊,政府對私營博物館的資助和認證制度問題,又再次引起議員關注。私營博物館在推動文化旅遊上,能否扮演一些角色?政府又有何政策支持這些博物館?
簡單來說,香港目前有數十間私營博物館,而政府的政策就是「沒有政策」——政府歡迎有心人營辦私營博物館,他們有需要可申請藝發局等文化藝術項目資助;政府對於與私營博物館合作,亦持開放態度。不過,政府未打算把對私營博物館的資助變成制度。現時海事博物館是全港唯一一所獲直接資助的私營博物館。
說到國際有名的私營博物館,有參觀過M+博物館貝聿銘展的人,都會留意到日本滋賀縣的美秀美術館(Miho Museum)就是由貝聿銘操刀設計。這個佇立在群山、以桃花源為題、開館時曾獲《時代周刊》選為全球十大建築的美術館,正是一所私營美術館。筆者近來造訪美秀美術館和日本其他私營博物館,除想到私營博物館的功能及營運之外,還觀察到一個現象,就是日本人相當喜歡去博物館,觀眾遍及老中青;如有世界名作移師到日本,例如近月國立西洋美術館的莫奈展,就算是平日都大排長龍。「觀眾」本身就是支撐整個文化生態圈的重要一環。其他地方是在怎樣的條件下,令博物館發展起來?
私營博物館是「蝕本生意」?
有說經營博物館本身已是「穩賠不賺」的文化事業,單靠入場費而沒國家資助或民間捐助,實不足以維持一間博物館的正常運作。文化機構的運作原則亦有別於商業機構:當商業機構面對收支不平衡,它們或可透過縮短營業時間和日數等壓縮開支;但對於要以「打開門做生意」才能夠創造收益的文化機構來說,愈壓縮開放日數,反而愈有機會加深財政危機。
公營博物館不一定保證收支平衡,莫說是私營博物館。筆者參觀美秀美術館時,就覺得館方完全沒有在人手和配套上「客氣」;再加上多達約3000件館藏品,可以想像到維修保養開支極大。這幅員廣大的博物館,中小學生免費入場,就算成人也只收1300日圓(約70港元),館內兩間餐廳也不屬高消費,而且每逢冬季它都會閉館。若不是因為美術館背後的宗教團體支持,它根本不可能維持正常運作。
既然私營博物館很大機會是蝕本生意,為何全球仍然有不少私營博物館?根據藝術平台「Larry's List」的研究報告,全球私營博物館中,有逾七成是在近20年才設立的。當中絕大部分的創辦人都表示,他們經營私營博物館的目的就是想與公眾分享藏品。雖然創辦人的目的可能相當純粹,惟與公營博物館一樣,當私人珍藏變成私營博物館,它就不再是個人嗜好,而是需以專業方法營運。高水平的私營博物館,也肯定能夠豐富一個地方的文化景觀。
香港或是建立私營博物館最難的地方?
經營私營博物館是蝕本生意;當這門生意在香港發生,就難上加難。目前香港30多間私營博物館中,以藝術、歷史為主題佔大多數,平均面積僅860平方米。現行《博物館規例》只涵蓋公營博物館,私營博物館則以公司或基金方式註冊。除了消防條例等安全規範,私營博物館的類別、規模和質素本身沒有特定法例規範;政府對於這些博物館的入場人次,更沒有統計數字。
香港寸金尺土,人所共知。立法會資料研究組曾以香港2019年租金水平估算,一間面積約860平方米的私營博物館,每年租金為1300萬元。就算博物館是私人物業,不用交租,專業員工薪酬和保養維修等開支也相當高昂。如果物業位置太「山旮旯」,亦無人問津。除了租金,其他地方(例如日本和英國)會向私營博物館捐助者提供稅務優惠。但對本身低稅的香港而言,扣稅的吸引力遠不及高稅率地區。
雖然香港發展私營博物館上有很多掣肘,但與其靠花錢推短期措施和「打卡點」催谷旅遊,當局何不同時開展一些有長遠影響又不涉大量開支的政策,例如博物館認證計劃,讓文化資源累積?
觀眾哪裏來?
就算香港有一天建立了發展私營博物館的架構機制,假如沒人有興趣到訪,博物館也很難爭取捐助。這就回到本文最初的問題——其他地方是如何培養觀眾群?以日本為例,其博物館發展比亞洲其他國家早:日本文部省在1871年(明治維新時期)就已舉辦博覽會。博覽會主要圍繞動物、植物等自然物品,這展覽後來逐漸發展為博物館,即現時東京上野的國立科學博物館。大正年間,日本政府已有意識地朝「社會教育場所」方向發展博物館;二戰後,有關博物館的法規正式訂立。時至今日,上野公園已是日本最大的博物館群。而說到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筆者近來也看了它的鳥類特別展,展覽展出約600個標本,加上視覺效果和漫畫解說,的確能夠帶動科普教育,亦吸引了不同年齡的人參觀。
對於私營博物館,日本政府有很明確的立場——當局相信不少文化知識的承傳和珍貴藏品是在民間,故日本博物館正朝着普遍化的方向發展。城市和鄉村都有博物館,私營博物館更佔日本博物館總數約28%。這個現象,除源於泡沫經濟時期,日本私人收藏家的收藏品大大增加,以及中產階層看展的風潮之外,1980年代時任首相竹下登所開始的「鄉土創生事業」政策,也透過官方補助,令人口外流的地方「再生」。自那時起,日本各地多了很多展館;及後在民間努力及政策推動下,不同地方都發展出各種主題、具特色的博物館及藝術空間。
從日本的經驗可見,博物館發展就是其近代社會教育發展的一部分。當局亦有意識地建立完整的博物館體系,透過私營博物館發揚地方特色、承傳民間智慧。反觀香港,雖然本屆政府強調速度,惟文化發展不可能在短時間就能夠看到成果,亦不可能純粹為了吸引旅客,在沒有建立較完整的文化藝術生態圈及跨局協調下,就可成事。例如,學生能否有更多機會接近及參與文化藝術,就涉及教育政策。雖然私營博物館只是香港文化政策的一部分(甚至未納入政策),但背後卻反映了更深層的問題,包括當局是否有意識地培養觀眾群,以及在文化發展上是否有完整的政策觀點和遠見。
作者是公共政策顧問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林緻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