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雯:檢討短租制度 為產業發展注長期思維(上)
文章日期:2024年12月12日

【明報文章】投資界有兩個熱門詞彙——「耐心資本」和「長期主義」,意思是放下「賺快錢」的心態,耐心耕耘,以長期的眼光來看問題,可能會獲得豐厚回報。這是因為企業和產業的萌芽、扎根、成熟、收穫,不是一兩年內的事;認定目標之後,我們要有定力,靜待花開、結果。

經濟轉型剛起步 長期主義思維極關鍵

長期主義的思維,對香港目前剛剛起步的經濟結構轉型而言,極為關鍵。目前的香港,正進入新興產業初始發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轉折期。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刻,提供適切的發展環境,讓萌芽中的新技術、新經營模式和業態、新企業、新產業能夠在香港立足和生根,至關重要。而這個過程,通常不是一兩年的問題,往往需要以10年乃至更長時期來計。

為新經濟增長點的形成提供適切環境,土地是繞不開的話題。土地作為一切社會經濟活動的載體,為香港經濟結構的轉型提供重要支撐。因此,在城市規劃和土地供給方面,我們亦需要以「耐心」和「長期」思維,讓企業有持續、穩定的經營環境。尤其某些既有行業的轉型升級,或新行業的形成和穩定,需要在用地之上大量投入,回本期長。若無穩定、長期的營運場所,企業無確定的、足夠長的營運期去分攤風險和拿回投入成本,將難擺脫「賺快錢」的短期思維,勢必不敢投入、不敢創新。

出現短租模式的兩個原因

很可惜,在香港土地使用現况中,長期且廣泛存在「短期租約」模式,與產業發展需要的長期思維相悖。現時香港的產業用地中,有相當比例是政府以短期租約租予業界使用,例如廠房、倉庫、回收場、物流用地等,初期租約1至5年,最多不超過7年,其後按季續租。

短期租約模式的出現,有兩個核心原因。一是對某些地塊,政府尚未有長遠發展用途規劃,處於暫時閒置狀况,因此將土地以短期租約租給業界使用,既可避免土地資源浪費,且減低土地被非法佔用及出現環境或衛生問題,又讓政府有靈活性,需要時可以隨時收回。另一個原因是出於公平的考慮:當市場出現多於一個競爭者來競爭某些用地或營運空間,或是政府希望引入其他競爭者時,也會採用短期租約模式,短短數年到期收回後重新招標,讓有意參與的競爭者都有機會競投。

租期過短 承租人不願長期投入

無疑,短期租約的存在有其背景和價值,不應全然否定。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因為租期過短,土地承租人只能做短期打算,不願從長期發展的角度投入資本提升產業,寧願以粗放、原始的模式去經營。尤其對於一些投資大、回本期長的產業,土地租期過短,企業在租期內連回本都難保障,更難長期投入去提升技術、升級轉型。

例如,香港不少物流企業都是依賴短期租約用地來經營。早前,我調研過一家物流倉儲企業。對於其用地能否續期、能夠續多久,根本不確定,該企業因此停留在最低投入水平,連地面的裂縫和高低不平,都不願投入去修補,只勉強購買一些日後能夠搬走的器械,營運呈現低增值、低技術、不環保的特點,與目前全球領先的智能化物流體系根本不在一個等級,實在難言國際競爭力。這種現象,在多個行業普遍存在。

在公平方面,去年我曾接到本港一間鋼筋加工企業的求助。配合政府鼓勵鋼筋預製加工的政策,該企業於2014年投得土地,持續投資超過2億元,自建3萬平方米的廠房,建立了自動化鋼筋加工廠,在2016年正式投產,成為香港第一家政府認可的場外鋼筋加工廠。2023年疫情結束,香港加快建設房屋,預製鋼筋的使用也逐漸普及,行業正進入高速發展期。這間工廠期望抓住機遇,盡快回本並盈利,但收到通知,其用地7年租約已到期,政府將收回土地重新招標,讓有興趣加入這一行業的人有機會投標,以達至「公平」;而中標者將在原址重建廠房,從事同樣的鋼筋加工業務。

該企業因此陷入了徬徨——若再次中標,便可以原地繼續經營,等待下一次招標;惟如果未能中標,整個工廠將夷為平地,企業必須另覓地方重建。只是,一個3萬平方米、有大量機械設備的鋼鐵廠,要另覓地方搬遷,豈是等閒之事?若找不到合適新址,便只剩下一條路——結業。

第三個案例,來自一個飲食界朋友的分享。他經過投標,獲得某公營機構旗下一個舖位經營餐廳;3年短期租約屆滿,欲參與下一輪招標,卻被告知必須拆除現有裝修,還原舖位。公營機構解釋:若不拆除裝修,其未來3年經營成本會比其他投標者低,造成不公平。於是他只能花錢拆除裝修,製造了大量垃圾。最終他再次中標,又要再花錢和時間,把拆除的東西原樣裝回。

不斷招標 僅實現「低效公平」

上述3個案例,令我嘆息。從政府的角度看,短期租約讓當局獲得方便和靈活性,惟企業卻喪失了確定性和長期性。又或者,短期租約結合不斷招標,實現了「公平」,但其實並未為社會帶來「增量」和效率提升,而只是在「存量」分配上實現「低效公平」。

香港未來要推動產業多元化和再工業化,難道就依賴在現有土地存量上不斷重新招標,一個個企業不斷推倒重來?

(編者按:下周四(12月19日)續下篇)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洪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