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峯:運用人工智能與人工智能素養
文章日期:2024年12月5日

【明報文章】過去兩年,人工智能(AI)應用的普及化在不同領域帶來各種挑戰。坊間關於AI的討論,部分集中於有什麼工作可能在不久將來會被AI取代。這背後是對「去技術化」的焦慮,因為任何重要的新科技,都很可能取代本來由人手進行的工作;而AI發展急速、可塑性高,一般大眾又難以理解AI的原理,於是關於去技術化的想像也特別多樣。

新科技與舊工作的關係

但如果我們看新媒體科技的歷史,新媒體科技出現有時會促使舊媒體被淘汰,惟舊媒體有時也可繼續生存。手提電話普及後,「call機」就絕迹了,現在的大學生應該大都不知道「call機」是什麼。但電視普及,沒有使電台消失。兩個案例的分別在於,「call機」的功能單一,它難以重新被塑造成為功能或意義不一樣的媒體工具。相比之下,電台通過節目編排和接收器材的變化,避開與影像媒體爭鋒,使自己成為不同場景下的「背景聲音」。雖然電台早已不再是最具影響力的媒體,但它至少能夠一直存活到現在。

新科技與「舊工作」也有類似關係︰一個由人手處理的工作會否被新科技取代,固然在於新科技是否真的可以比人手做得同樣好甚至更好,也在於人們能否重新定義該份工作的重點和價值。例如談翻譯——功能性的翻譯工作,是相對上容易被技術取代的;惟若把翻譯視為一種涉及文字創作的工作,則未必那麼容易被科技取代。

關於各種人手工作會否被AI取代的討論,多少帶點臆測成分。在當下社會人們更直接需要面對的是,如何善用AI工具以促進自己的工作成效。在網絡上很容易可以找到很多關於AI工具可以如何促進人們的工作效率甚至創意的討論,研究者亦開展了各種實驗,試圖檢視AI是否真的可以改善人們的工作成果。今年7月,學術期刊Science Advances就刊登了兩名英國學者所做的一個頗有意思的研究(註)。

兩名學者關心的是,AI程式是否能夠增強人們創意。他們邀請了近300人參與一個實驗,參與者需要創作一個由8句句子組成、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微小說」。參與者被分為3組:第一組參與者不能使用AI工具;第二組參與者,可以讓一個AI工具提供一個故事意念作為參考;第三組參與者,則可以讓同一個AI工具提供最多5個故事意念作為參考。另外,在參與者開始撰寫故事前,研究者用一個在學術研究中常用的測量方式,記錄了參與者本身的創作力。

AI對人類創作力的效益

在參與者撰寫故事後,研究者讓以評核員身分參與研究的另外500人,評價撰寫出來的故事是否具創意(具體為是否新穎、具原創性和罕見),以及是否有用(具體為是否恰當、可行和可出版)。評核員在評價故事的時候,並不知道作者和故事來自哪一個組別。

結果顯示,可以使用AI工具的參與者所寫出來的故事,的確被評價為更具創意及更有用。進一步分析顯示,在創作力本身就比較高的參與者之間,有沒有使用AI,對寫出來的故事的創意和有用程度,沒有顯著影響。在創作力本身較低的參與者之間,AI工具的影響就較為顯著。亦即是說,AI工具主要是幫助了創意較低的人。

更有趣的是,這個研究同時分析了AI工具對創作力在集體層次上的影響。作者以一些語言分析工具,把每個故事轉為一個代表該故事的語義和結構的數學表述。於是,研究者就可以測量故事之間的相似度。他們發現,在沒有使用AI的參與者之間,故事的相似度較低;在有使用AI的參與者之間,故事的相似度就相對較高,因為參與者的故事都建基於類近的由AI提供的故事意念。所以,AI工具雖然令人們在個人層次上產生了更好作品,但在集體層次上卻降低了作品的多樣性,也可以說是降低了人們在集體層次上的創造力。

其實,以上研究結果也許並不意外。科技可以局部改善人們的工作質素,惟也可以同時帶來限制和依賴。不過,以上談論的始終只是單一研究,而且兩名研究者也表明,研究的一些基本設定限制了AI的作用,例如在研究中,參與者只能夠使用AI工具來生產故事意念,而不能使用AI工具作其他用途。參與者的創作,也限於一個8句句子組成的微小說。如果一個作者從事的是更複雜的創作,他對AI的使用也可以複雜很多。

能善用AI者 將有大優勢

2024年初,日本文壇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芥川賞,頒給了作家九段理江的《東京都同情塔》。這個決定卻引發了爭議,因為九段理江在創作過程中用上了AI工具,小說中有約5%內容是AI生成的。九段理江沒有欺暪,她早就坦言該小說有AI生成的成分,而且小說中部分情節本來就跟AI有關,所以芥川賞主辦方亦堅持把獎項給予該部小說。這也說明,就算是本身已經非常擅長寫作的人,同樣可能會找到AI有用的地方。只要作者誠實,作品在整體上具有多大的原創性,就讓創作社群以至廣大受眾來判斷。

如此看來,上述兩名英國學者的實驗研究所指向的,是一個AI素養的問題。對AI工具作很基本的應用,也許只會對本身水平不高的人有一點幫助,而且在整體上反而會帶來限制。AI工具要帶來效益,還是要看人們如何使用。而可以肯定的是,在很多不同工作上,懂得如何善用AI工具的人將會佔據很大優勢。

註:Anil R. Doshi, Oliver P. Hauser, Generative AI enhances individual creativity but reduces the collective diversity of novel content. Science Advances. 10, eadn5290(2024).

作者是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李立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