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傑:全球城市在新冷戰下的命運
文章日期:2024年11月28日
【明報文章】自1980年代全球化浪潮興起以來,全球城市(global cities)漸漸崛起,成為經濟、文化和科技交流的重要樞紐。由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全球城市之間的互動,令國界時而模糊起來:資金、商品、知識和人員流動,促進了全球經濟的繁榮。不少城市憑藉其獨特地理位置、豐富人力資源和良好基礎設施,吸引了大量外資,成為全球化的受益者。
然而隨着「去全球化」趨勢興起,世界政經格局正在形成不同勢力板塊。這些全球城市過去依賴的成功因素,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全球化帶來的人口流動、貨物流動、資本流動、知識流動及大數據流動,形成了一個龐大而多層次的全球網絡。在這個網絡中,能夠有效融入各類流動的國家、組織和個人,其發展潛力和競爭力將顯著提升。對城市而言,這意味着必須積極參與全球化進程,以吸引人才、資金和技術。
全球城市的共同特質
過去幾十年裏,一些城市憑藉其開放政策和良好商業環境,成功吸引大量外資和高技能人才,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驅動力。
全球城市的發展雖各具特色,但它們卻擁有幾項共同特質,使其在全球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首先,這些城市通常是地域總部經濟的核心,吸引了大量跨國企業在此設立辦事處或總部,形成強大的商業集聚效應。
其次,全球城市擁有密集而齊全的融資及商業網絡。金融機構、投資公司和創業孵化器等各類資本市場相互交織,為企業提供豐富的資金來源。高新科技的重要市場及研發基地,也在這些城市中蓬勃發展,促進了創新與技術轉移。
最後,全球城市能夠包容多元價值觀和背景的人才。這些人才不僅來自不同國家,還擁有各種專業技能和文化視角,為城市的創新和發展注入活力。
這些共同特質的實現,得益於自1980年代以來全球化背景的推動。冷戰結束後,東西方之間的政治隔閡逐漸消散,人流、物流、資金流和知識流得以自由流動,為全球城市的繁榮奠定基礎。
在這一過程中,「大市場,小政府」理念成為主流價值,各國紛紛推動貿易自由化和市場開放,以促進經濟增長。自由市場運作的認同,使企業能夠在更廣泛範圍內尋找商機和合作伙伴,進一步強化了全球城市作為經濟樞紐的地位。因此,在全球化浪潮中,這些城市不僅成為資源配置中心,也成為創新與競爭的重要舞台。
「去全球化」範式轉移
開放型城市面對大挑戰
然而在新冷戰背景下,各國對外政策日益保護主義化,全球城市面對着如何保持競爭力的新考驗,特別是在科技領域:中美之間的科技競爭,使許多經濟體系不得不重新思考其創新策略與發展方向。由於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許多企業也開始重新評估其全球佈局,以降低風險。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一些依賴外部市場和資源的城市面臨生存壓力,原本穩定的經濟模式開始動搖。這些經濟體系可能因為貿易壁壘而失去重要的供應鏈,或因為外資撤出而導致增長放緩。
「去全球化」及國際政治的「新冷戰」,將會是持續多年的範式轉移,這對開放型的城市經濟體構成重大挑戰。過去,這些城市經常依賴傳統的經濟周期模式來調控宏觀經濟,但在當前全球環境中,這種做法已不再適用。若仍抱有以財政儲備支撐幾年的想法,並期望外資、賣地收入及經濟增長會自動回流,則顯然是脫離現實的幻想。
面對不斷變化的國際形勢,開放型全球城市必須採取更積極的策略來開源節流,並宣示財政紀律的決心——特別是香港,更需警惕國際投機者及外國政治人物對聯繫匯率這根「定海神針」的非分之想。唯有如此,才能夠穩住經濟基礎,讓香港繼續在內地經濟與國際社會之間發揮關鍵聯繫作用。
香港應繼續努力當好全球城市
在大國及政治聯盟之間的角力中,作為開放型城市經濟體的香港特區,應更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優勢,與各國主要城市和各種全球人才網絡保持緊密連繫。這種「城市對城市」和「人才網絡對人才網絡」的關係,不僅能夠促進經濟合作,也能在國際地緣政治風險下保持一個城市在全球網絡中的韌性(resilience)。
在國際新冷戰的背景下,香港面對着諸多挑戰,但仍應繼續努力當好一個全球城市,並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充當連結世界不同主要城市及人才網絡的特別行政區。保持香港在全球資金、商品、知識、人員和數據流中的主要地位,不僅有利於香港自身經濟發展,也能夠促進國家整體利益。
作者是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陳智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