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敬國:改革法例 打造建造業「職業健康2.0」
文章日期:2024年11月21日
【明報文章】矽肺病一度是建造業較普遍及致命的職業病。多數矽肺病及石棉沉着病患者,曾從事建造業、石礦業、船舶修造或水道安裝等工作。患者因長期吸入大量矽塵或石棉微粒,導致肺部纖維化,令肺部或呼吸系統出現病變。即使病發後不再暴露於上述污染環境,病情仍可持續惡化,且無法根治,潛伏期長達10至20年,可引致肺功能衰竭,嚴重者更可致死。而同樣因長期與石棉有緊密接觸而出現的間皮瘤,則屬癌症之一,多在胸膜及腹腔膜出現。
自1981年起,根據《肺塵埃沉着病(補償)條例》,相關病患者開始獲補償。該條例於2008年修訂為《肺塵埃沉着病及間皮瘤(補償)條例》,間皮瘤亦被納入補償範圍。而肺塵埃沉着病補償基金委員會於1980年成立,以徵收總額超過300萬元的建造工程中0.15%的徵款為主要收入。該會負責管理補償基金,向符合資格患者或其家屬提供補償,以及支付《條例》訂明的開支和就徵款率向政府提出建議等。
時移世易,香港自1996年起已禁止進口及出售較高風險的鐵石棉和青石棉,並於2014年全面禁止所有種類石棉的進口、轉運、供應和使用。不過在1980年代中期前興建的樓宇,或仍可找到含石棉物料,例如石棉波紋水泥瓦片、熱水管隔熱和隔電的電線槽材料。據基金會資料顯示,由1981至2021年,受助個案合共5466宗;而近年新症已由最高峰期每年500多宗,大幅回落至近10年平均每年75宗。
適時改革 善用徵款
根據基金會年報顯示,每年均有盈餘。礙於現時條例所限,所有支出必須與肺塵埃沉着病及間皮瘤相關,即使工人在免費肺部檢查時發現其他身體問題及懷疑隱患,也無法動用基金一分一毫作更全面檢測,以及早介入、盡快治療。
考慮到現時基金委員會財政狀况穩健,筆者建議在不影響委員會目前服務範圍、病友所獲補償和復康支援的前提下,將部分累積基金盈餘及每年收入成立「建造業康健及經濟支援基金」,建議職能包括:管理所獲資源;資助建造業及機電業工傷工友和因工地意外致命工友的家屬;資助上述工友因健康問題在工作期間身故或其他原因猝死,卻不獲法定或工傷保險賠償的家屬;為建造業工友推行和集中處理所有職安健相關的預防教育及宣傳活動,例如建築工地講座及香港建造學院課程等提供資助;安排與資助建造業從業員做全面身體檢查,包括心電圖、腎功能、肝功能與血脂檢驗等;及援助受建築公司清盤或結業影響的僱員。
擴大補償基金的適用範圍,能夠更全面發揮功能,惠及更多有需要的從業員,與時並進,方能更有效協助工友及其家屬解決問題重心;亦冀透過工地講座或課程,讓學員接收更多職安健資訊,增強工作防護意識,減少日後發生意外或職業病的機率。而定期身體檢查,則有助提高工友對自身健康狀况的了解,促進其採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始能從源頭解決問題。
其實早於1980年成立的肺塵埃沉着病補償基金委員會,累計資產淨值已達30億元,此乃歷年來由公共工程項目中標承建商所繳付的相關徵款累計而成。既然源於建造業,用於建造業僱員也是理所當然。因此在維持基金平穩及健康的財政盈餘下,筆者強烈建議政府盡快檢討及改革現行的《肺塵埃沉着病及間皮瘤(補償)條例》,成立「建造業康健及經濟支援基金」,拓闊至改善所有建造業工友的福祉。
此舉除有助加強建造業工友的工作安全意識,減少意外,亦能夠盡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及時治療,確保身體保持良好狀態,兼可令僱主針對員工的需要,制訂相應的健康管理計劃,例如調整工作內容及勞動強度、為他們提供更佳工作環境,不僅為其安全、健康和福利着想,更可減少意外、提高歸屬感和工作效率,提升建造業形象,有利行業長遠發展。
作者是香港建造商會執行總監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梁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