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文字江湖:三蝦麵
文章日期:2024年6月16日

【明報文章】孔子十分講究飲食之道,「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論語.鄉黨第十》)。有學者說,這段話反映孔子極其注重飲食的禮節,講的是祭祀供奉的食物要合乎禮儀,意思是「非禮勿食」,並非顯示孔夫子是老饕型的美食家,對飲食極盡挑剔之能事。且不管學者的議論是否為了聖賢高大上的人設,沿襲了維護聖教的道統,愛吃的國人卻經常引用「不時不食」,作為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民俗傳統,強調吃東西要按時令,在不同季節吃應季的鮮美食材,以符合「天人合一」的理念,與大自然和諧共處。

這是明報教育網-訂戶專區,進入本區前,請先登入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