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祐:愛國工程在香港的效果
文章日期:2020年6月4日

【明報文章】回歸23年,由傍晚新聞時段前播放國歌到不斷膨脹的愛國社團,愛國工程早已進入市民生活。與此同時,不同的民調都顯示香港市民對國人身分的認同感自2008年起不斷下降。愛國工程的主事者要不把失敗歸咎於外國勢力,就是說愛國工程做得不夠,要推出更多更強硬的政策。近日政府及愛國政團動作頻頻,除了在議會與泛民議員正面硬碰,誓要在本屆立法會會期內通過《國歌法》以外,又以「傷害民族感情」為由,取消文憑試歷史科一條涉及上世紀初中日關係的題目。問題是,愛國陣營早已盡佔制度及資源優勢,愛國教育亦廣泛滲入中小學的教材及活動之中,說愛國工程做得不夠實在沒有什麼說服力。面對近年一波又一波的中港衝突(包括自由行、新移民、水貨客、反修例等),或許我們當問:愛國工程的失敗會否與它本身的設計有關?

這是明報教育網-訂戶專區,進入本區前,請先登入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