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實戰場:小組討論≠辯論
文章日期:2016年12月9日

【明報專訊】參與是次討論的同學另一常犯問題是推論拓展過程不夠嚴密,試從以下同學的首輪發言中,梳理出其立場及論據,並想想如何可以表達得更好。

◆4號考生 葉朗懷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

心誠中學

立場:同意

◆3號考生 侯凱倫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

心誠中學

立場:不同意

◆2號考生 林業鑫

明愛粉嶺

陳震夏中學

立場:同意

◆1號考生 葉青榕

明愛粉嶺

陳震夏中學

立場:同意

■首輪發言節錄

1號: 大家好,今天的題目是「人皆可以為堯舜?」,我同意這說法。我認為人性本善,人因為有善,才可發展四端……人應該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身為人就應為社會付出,作出最大的努力,所以我認為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有仁德的人。

2號: 人皆可以為堯舜,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論是窮人富人,都可以成為像堯舜般有高尚品德的人,我同意這說法。要心存善意,樂意求德,有恆心,就可滴水穿石,成為堯舜般有高尚品德的人。孟子有云,人之初性本善,都是個仁慈的人。由此可見,人皆可以為堯舜是成立的。

3號: 我認為人不可以皆成為堯舜。眾所周知,成為堯舜最主要就是在於「不為」和「不能」,其實「不能」是大家可以做到……成功人士都做到這個例子,例如海倫凱勒自小又聾又啞,也堅持夢想,向老師求學,成為有名的作家。很多人都「不為」,知道自己有些事情不能做,偏偏去做,其實很多時受名利、權利誘惑。

4號: 我也同意人皆可以為堯舜,因為當中提及的不為和不能,某程度上是指你知道自己的能力去到哪裏,每個人做的事,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去做,慢慢去拓展,可能令自己進步更加大,不會「未學行先學跑」……

■老師點評

1. 討論是否人人都有仁德善心,每位同學的切入點各有不同。如從本性本質來看,可言每人都有善良一面;就實際行為觀之,現代社會上規限或反映非人皆有善心,才要防止人作壞事

2. 4人組別發言時間只有12分鐘,在首輪發言便要表示清晰立場及合理推論過程

3. 同意與否乃「非黑即白」的題目,但可以「和而不同」為結尾,道出不同立場只是基於相異的切入點

■推論過程範例:

從人的本質而言:

人人皆有善念→如惻隱之心→《論四端》中的例子→可舉現代例子→這是人有善心的表現→同意「人皆可為堯舜」

從人的實際行為而言:

如果人有一點善心→便不會做黑心食品→傷害大眾甚至是嬰兒的健康→這是沒有「惻隱之心」的表現→並非人人皆有善心及仁德→不同意「人皆可為堯舜」

人無完美,即使辯論高手也未必可在卷四中得利,否則正如梁老師所言,是以「玩飛行棋的規則玩波子棋」。從以下對話中,你能發現問題所在,並想想如何做得更好嗎?

■自由發言(節錄)

1號: 就3號同學所言,我有個類比論證,如果你見有人衝紅燈是否代表交通燈沒用,應該摒棄呢?今天這道題目,其實也可用這例子,我們不是因為部分人不合作,就犧牲所有人,說他們當不了堯舜,反而正因有這些人,我們應該令他們成為有仁德的人,有正確的價值觀。

3號: 就衝紅燈這事,人人都知道衝紅燈是犯法的,但會因為自己的個人利益而做。所以我認為,很多人都知道自己不應做某事,但很難堅持。

1號: 你是否認為衝紅燈的人要改變其壞習慣?(稍停)即3號同學都認同我們應通過社教化(或稱社會化)成為一個如堯舜般的人吧。(稍停)即3號同學都認同我們今日所說,人皆可成為堯舜這命題吧。

■老師點評

1. 辯論講邏輯,但口語溝通中的文化題目着重對文化內容的緊扣性,性質不同

2. 辯論着重找出對方的謬誤,然後推翻,小組討論應重確立自己論點,即如辯論隊中的一辯,才能緊扣論述

3. 能指出對方錯誤不等於鞏固己方立場

參與是次聯校模擬考試的學校包括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心誠中學及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排名不分先後)

文、圖:鄒靖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