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志:梳理「討論港獨」的意義
文章日期:2016年9月5日

【明報文章】一石激起千層浪,「港獨」本身是一個「真議題」或「偽議題」的處理,不比討論港獨的政治及社會含意來得沒趣,更遑論單是處理回應港獨的討論,已可使人作另一層的反思。寶血會就着記者查詢時回應,「討論港獨」猶如「討論如何自殺會好一點」,學校不會製造這一個討論空間云云。會方似乎想說的是:如果容許同學討論「如何自殺會好一點」,好像已接受/認同了自殺這行動,接着大家就去討論選擇什麼方式的層次……但會方是否把兩個不一樣的思維範疇混淆了呢?近日圍繞着這議題的爭拗其實是在幾個不同的思維跳躍:(1)港獨能不能談;(2)港獨有沒有可能;及(3)港獨有沒有意義。而在這3個面向的梳理過程中,再加入一個教育場景因素的考慮(小學不用談也不期望要談吧!),即中學、大專/大學涉及的在那一種成長階段學生的相關認知能力及認知判斷之爭論,又怎可能是容易處理的問題?可笑或懊惱之處,我們似乎還面對一個無法證成的陰謀論陳述,即在這選舉年,自認為非建制派的代議士(建制派不用費唇舌),究竟誰是真心陳述自己所說的政治主張,並相信其能為香港帶來出路,而並非「受命」於共產黨/外國勢力,來擊潰泛民的團結/竄擾中國尋求穩定的需要,又或者是只活在自身的偏激或離地的浪漫空想之中,而要全港市民替其「找數」?在非建制派的候選人當中,誰是假本土、誰是被譏諷為離地本土、誰自稱為踏實本土、誰是激進本土(即開始進入所謂的港獨政治光譜),並且在激進本土中又哪些是被指控為盲動主義的(如要「準備革命」),又或自稱是有長遠計劃的(如要「永續《基本法》」)之個人/團體,究竟誰背後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這一點陰謀論的處理,除非有真憑實據,不然就只能停留於不斷指控與否認/反指控的循環中……筆者以下的討論會先收起對任何一個參選者都有收受政治賂賄的疑竇/指控之處理,即假設大家都恪守政治倫理為起點,免致討論變得徒然。我們就從那3個爭拗說起。

這是明報教育網-訂戶專區,進入本區前,請先登入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