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展廳20分鐘讀校史
文章日期:2016年6月7日

【明報專訊】浸會大學為慶祝創校60周年,在校內設校史展覽廳,最近正式開放。展覽廳現有逾180件展品,「鎮館三寶」為浸會學院(浸大前身)畢業禮所用的浸會學院權杖、1959年學校修建的動工奠基牌,及為紀念創校校長林子豐所頒發的學生活動獎座。

展館亦有不少珍貴文件與老照片,包括資深演員鍾景輝、已故樹仁大學校長鍾期榮當年在浸大任教時的照片,亦有一些知名校友的學生相,包括廣播處長梁家榮、無綫新聞及資訊部總監袁志偉等。

展品均由浸大歷史系教授周佳榮與另外3名教職員四處蒐集回來,有些是圖書館特藏,有些擺放在物業處,而最早一批學生證則由校友捐出。其中一個展品是1994學年的師生手冊,周佳榮指根據大學正名時間表,學期開始時仍是浸會學院,但1994年11月便可升格為大學,當年學校一度煩惱手冊應印「學院」還是「大學」,最後決定印「大學」,但貼上一張「香港浸會學院」的貼紙,到正名那日,時任校長謝志偉便帶領所有教職員一起撕開貼紙,成為一個「簡單而隆重的慶祝儀式」。

「大學」印手冊 正名撕「學院」貼紙

展覽廳位於逸夫校園林護國際會議中心的走廊,只需花20分鐘參觀,便能了解到浸會由書院、學院一路升級至大學的歷史。展覽廳亦展出浸大的最新發展,包括該校研發、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大獎的「超硬抗刮強韌薄膜」(手機屏幕)。展覽廳同時設有觸碰式屏幕,讓參觀者觀看有關大學的紀錄片。周佳榮說未來希望蒐集60年來有關浸大的報道,「無論正面又好負面又好,唔可以我哋自己唱好,要客觀展示外間點樣評價我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