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攻略﹕勿亂拋金句
文章日期:2015年3月13日

【明報專訊】適當運用 收畫龍點睛之效

據近年寫作卷考試報告指出,一般被評為下品的作文,常犯兩大毛病:一是偶見口語入文;二是胡亂引用名人雋語。先說口語入文。很多同學想當然,以為在文中運用對話,人物說的話理應直接用口語表達,這才傳神。所謂「連人帶話一齊來」,委實無可厚非。然而,考試始終是考試,還是官方報告最值得參考。筆者的看法是,卷二寫作,分多勿博,還是全面使用書面語比較穩當。為什麼考試要捉得那麼緊?這一追問,筆者也很想知道誰能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

還是言歸金句好了!

筆者認為考試報告說得最清晰的是以下一句:「選材,根據題旨,從個人親身經歷、生活見聞、書本知識、時人雋語等去想像、聯想,再作出分析、比較,然後選取一些具深刻意義和動人情韻的題材。」短短三四十言,盡攬五星星的一眾條件,寫的人,真是高手。

他特別提到「時人雋語」,可見名人金句,倘能適當運用,定有畫龍點睛之妙。特別是長得化不開的題目,倘以到位的金句概而括之,化繁為簡,先行勾出主旨或論點,深信評卷員定必另眼相看(當然是從正面看!)。

以下略引數例作參考:(見圖表)

特別是處理較長的情境寫作題,倘能一邊勾勒故事/情境主旨,一邊以相對應的金句作為呼應,文章自能先聲奪人,穩居上品。

文:資深中文科主任蒲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