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師出路﹕趣味教學 三國殺學中文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
文章日期:2014年12月5日

【明報專訊】除了操卷,還是操卷……要戰勝「死亡之卷」,是否只能一味操卷?當教師、學生都為考好文憑試中文科發愁時,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的中文科教師卻想出集趣味、潮流及實用於一身的方法,讓學習中文不再成為苦事。

「中文科有部分試卷的確比較困難,它不像經濟、物理等科目,你溫習了多少(考試時)就表現多少,語文是要考學生修養、運用等,全部都在考課外知識,令學生沒甚信心。」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中文科主任林瑞安老師任教中文科多年,他表示,昔日預科中國語文及文化科有6個篇章,考試都圍繞該範疇出題,考生算是有據可依,「現在卻沒有了指定考材,學校都在掙扎,教篇章還是(要求學生)操卷?」

學好中文須日積月累

林瑞安認為閱讀一卷最困難,如白話文篇章部分,篇章內每個字學生都懂,但要深入理解當中含義,就把學生難倒,「(部分)寫篇章(原文)的作者已40、50歲,人生經驗豐富,他們將經歷融化到篇章,十多歲的學生很難理解得到」。寫作都比往日難考,尤其部分題目滲入中國文化元素,「學生識驚,卻找不到方法(學好中文),付出了努力好像也沒什麼作用」。

林瑞安強調,要學好中文及認識中國文化,必須日積月累。嘉智中學中文科教師就「絞盡腦汁」,以學生的興趣切入,增加學習中文的趣味。

「三國風雲」:學成語歷史

「(海報)最前的人是我啊。」林瑞安笑說。他與一眾教師藉紙牌遊戲「三國殺」作趣味教學活動,「既然學生喜歡,禁止他們玩並非好方法,不如將之轉化成推動學習的活動」。三國殺紙牌印有很多成語,如欲擒先縱、三顧草蘆等,學校舉行「三國風雲」三國殺比賽,教師分飾不同三國人物,學生可選擇加入不同隊伍,再與其他隊伍作賽。教師亦會安排相關教學活動,「如課堂上會給學生講解《三國演義》原文其中一兩節故事,或找三國時代的人物如諸葛亮、曹操等的文章給學生閱讀。」

古裝攝影:了解傳統服飾

時空穿越的劇集、電影大行其道,校長黃偉強(飾演皇帝者)和教師也粉墨登場,一起換上不同朝代的服飾,大玩穿越。林瑞安說:「我們在網上購買些古裝服飾回來,邀請各班學生來(跟校長及教師)拍照,他們喜歡的話也可穿上這些服裝!」活動以趣味入手,讓學生了解唐朝、清朝、民初等服飾的特色。

獨門秘笈:教寫作九招

學校出版「獨家」精讀筆記《中國語文應試手冊》,結集了各卷應考技巧、事例等。去年再版同系列的《中國語文應試手冊——作文秘笈》,林瑞安將寫作要點化成「獨孤九劍」九招,如「輾轉反側」就是教虛實相間的技巧。此外,學校亦為各級學生度身訂做《中國語文——文言文導讀》,透過文言篇章、短答練習等,逐步增加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

電影歌詞教中文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中文科主任林瑞安老師笑言自己當學生時,讀好中文沒有不二法門,就是多讀精讀篇章,「當時我也是讀『天書』(即精讀參考),很講求學生能否掌握(篇章)重點,我亦會背誦一些句子或例子」。此外,林瑞安求學時會自行做筆記,如當年念文學史,會自行把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的內容整理成筆記。

教非華語生唱廣東歌

學生時代的林瑞安也會看小說,「會細味金庸小說幾次,小說含有很多文化知識,多看對寫作有幫助。」其實看電影、聽歌,已可吸收到中文知識,以電影《一代宗師》為例,眾所周知梁朝偉飾演的葉問功夫根底深厚,導演王家衛不單以拳來拳往交代主角好打一面,也有用雨水在主角帽邊飛濺等畫面描寫,「甚至看MV都學到中文!我之前曾用《童話》(光良主唱)的MV教寫作『輾轉反側』用法,情節現實與回憶交錯」。

嘉智中學有招收非華語學生,教師會在課堂上教他們唱廣東歌,如先一起將中文歌詞譯成英語,理解歌詞意思,「(陳百強《念親恩》歌詞)『長夜空虛枕冷夜半泣』,學生既可倒教我英文,又可以教他們中國孝順的概念」。他更教導歌詞中的生字,並用生字作句,「而且還要背默」。而一般學生同樣可透過廣東歌詞學中文,過去林瑞安曾運用《囍帖街》、《愛得太遲》等當時得令的流行曲教學,着重講解當中的修辭技巧、意象等,「這些寫作構思不一定看書才學到」。

文:陳綺雯

圖:陳綺雯、受訪學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