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之旅:1972年6月30日——首次增加閏秒
文章日期:2021年6月3日

【明報專訊】時間標準可分為「天文時」和「原子時」兩類。天文時,指基於經常重複發生的天文事件,例如地球自轉造成日與夜、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產生季節等所制定的時間;原子時則是根據原子震動的頻率而制定的時間。由於受到大氣運動及其他地球物理現象影響,地球自轉速度並不平均,更逐漸減慢,天文時標定義的1秒比原子鐘時間的1秒稍長。為調整兩者的差異,務求差距保持在0.9秒以下,1972年6月30日,國際電信聯盟首次增加閏秒,在翌日零時0分0秒前加1秒;即原本當天23時59分59秒的下秒應為7月1日零時0分0秒,但由於增加閏秒,下秒便記為23時59分60秒,再下一秒才是7月1日零時0分0秒。

這是明報教育網-訂戶專區,進入本區前,請先登入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