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學童自殺個案雖減少 精神健康支援難鬆懈
文章日期:2024年12月19日

【明報社評】政府去年底推出中學「三層應急機制」,識別及支援自殺高風險學生,暫定實施至明年底,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近日表示,學童自殺問題已見改善,今年9及10月發生的校園自殺個案有4宗,少於去年同期。這是一個積極信號,反映機制有效,然而學童精神健康仍需密切關注。為防自殺潮再起,當局應思考如何優化支援機制並將之恆常化,不能因為自殺個案減少,就掉以輕心。本港公營醫療系統負荷沉重,精神科醫生嚴重不足,校外社工支援網絡,可以發揮重要作用,當局應該優化相關機制,鼓勵學校善用,不應因為現時轉介個案不多,就削減支援安排。

優化三層支援機制

理順資源分配問題

去年9月開學後,學童輕生悲劇一再上演。為應對學童精神健康及自殺問題,政府去年12月在全港中學推出「三層應急機制」,為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提供多層保護網,第1層由校方及早識別及支援有自殺風險的學生,校內團隊負責跟進;第2層涉及校外支援網絡,校方可將個案轉介予社署統籌的「校外支援網絡隊伍」。第3層涉及醫療機構,校方可將嚴重個案,轉介至醫管局精神科。

今年初,當局決定延長三層機制至年底,10月《施政報告》宣布再度延長並優化機制,實施至明年12月底。三層機制推出以來,教育界普遍認為有效。政府數據顯示,去年全港中小學匯報的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共32宗,今年截至10月有22宗。政府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形容,自殺趨勢已經扭轉,認為下一步工作,應該是協助學校建立預防自殺及分辨需協助學生的恆常機制,政府延長應急機制至明年底,正是為了提升學校處理能力及容量,冀望之後不再需要延續三層機制,惟亦有學校及機構希望三層機制恆常化。

疫後校園生活全面復常,部分學生出現適應困難,去年9月開學後自殺事件頻生,估計與此有關,三層機制的出現,無疑帶有「應急」性質,惟疫後適應問題淡出,不代表學生精神健康問題消失。高度競爭的學習環境、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等,無不為學童帶來沉重精神壓力。本地不同調查和研究都顯示,不少學童都有情緒焦慮甚至抑鬱症狀。從社會學角度,自殺現象具有模仿性和傳染性,數字升跌出現波動,不足為奇,學童自殺個案近期減少,不代表之後不會回升。改善學童精神健康問題是一場持久戰,不能因為當下自殺潮有所退卻,就鬆懈下來。

當然,公共政策必須考慮資源分配問題。根據醫管局數字,精神科門診新症輪候時間,各聯網的穩定新症平均需要排21至77星期,最長甚至可達104星期,相當於兩年。三層機制下,校方轉介學生到醫管局精神科門診,分流後若屬「緊急」或「半緊急」新症個案,輪候時間中位數分別不超過1星期及4星期;若屬「穩定」個案,則要輪候較長時間。無論如何,精神科醫生都要抽出診症時間,評估轉介個案。當局關注三層應急機制恆常化,或會影響其他社會人士使用精神健康服務,然而因為人手不足而減少對學童精神健康支援,亦非理想做法。當局應優先考慮如何理順有關問題,尋求合適平衡。

根據醫管局數字,截至10月累計接獲330宗第3層個案,當中「緊急」個案少於3%,「半緊急」佔約四成。當然,外界不應因此苛責校方處理不當,畢竟三層機制實施才1年,校方人員又非精神科專業人士,「轉介過濫」一類說法未必公道,但當局確可以協助校方,更精準判斷個案是否需要轉介。

協助校方判斷個案

善用校外支援網絡

政府上月優化三層機制安排,包括加入「自殺風險評估及處理參考指引」,列出輕微、高、極高3類風險,明確指出高風險即「曾企圖自殺」者應馬上轉介第3層,有關做法值得肯定。當局可找專家深入研究分析轉介個案,總結模式經驗,從而制訂更精準清晰的指引。另外,分流後列為非緊急的轉介個案,不代表他們沒有醫療需要。本報記者接觸過的轉介個案,涉事學童有抑鬱和焦慮症,曾多次用鉛芯筆在手腕劃下血痕,但因分流評估不屬緊急或半緊急,公院精神科排期要等超過1年半,家人只好花巨款安排看私家精神科醫生。當局應考慮為這類學童提供資助及更多支援。

三層機制至今,第2層「校外支援網絡」跟進個案,較第3層轉介公院精神科個案為少,惟不代表制度無用。事實上,第2層機制若能善用,既可為校方提供更多支援,也可減少學童精神健康惡化需要就醫的機會。政府最新優化安排下,校方可直接聯絡服務機構,毋須教育局轉介,上月「校外支援網絡隊伍」接獲的個案,明顯高於平均,反映優化措施有用。

有校長及社工指出,現行機制下,安排學生見校外社工,需要取得家長同意,問題是個別學生壓力正源於父母,要向家長索取簽名同意,存在一定困難。當局有必要加強宣傳教育,讓家長明白子女精神健康需要,另外也可考慮讓校外支援隊伍及社福機構更常入校工作。學生要隱藏自殺念頭,師長不易識別,政府除了加強培訓學校人員,提高識別及支援較高自殺風險學生的能力,亦應積極研究優化三層機制,令它可以成為一個具有可持續性的支援系統。

歡迎回應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