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方澤:改革評估方式能減低學生壓力嗎
文章日期:2024年12月18日

【明報文章】月初筆者在本版談及《小學教育課程指引》建議小一年級學生減少測驗和考試,愚見認為關鍵仍是心態。香港教育一向考試主導,家長和教師常關心學生能否在考試達標、能否贏過其他人。只要不改變心態,無論用哪一種方式評估,競爭和壓力依然存在。至於所謂以多元化評估取代紙筆評估,又未必是一個可取做法。

贏人抑或贏自己

考試的本質是否競爭?視乎你用什麼角度去看。當我們說「評估」,是評估學生學習進度:每個課程都有其學習目標,學生能否達到課程目標,即能否掌握課程期望學生掌握的知識、技能和態度。例如說,高中中史課程其中兩項課程目標,是希望學生建構歷史知識、認識治亂興衰;讓學生綜合史料,以通暢語言文字表達學習成果。因此文憑試採用資料題和筆試,讓學生展示其對中史的認識和理解。

評估與學習內容互相緊扣,是為了檢視學生能否達到課程目標,不包括「競爭」。競爭是因為社會資源有限,需以簡便方式如統一考試,以更容易比較學生水平的結果。考試是考試,競爭是競爭,本質上是兩件事,因此考試的本質是「要贏過自己」,不是要「贏過其他人」;考試也不是用各種考試技巧奪分,而是紮實學習、測試自己能力。

在小學初期不考試而改以多元化評估,正是上述概念的展現。改以不同方式評估,減少操練機會;改變發布成績的方法,如一些學校在初小階段不公布名次,希望減少比較。不過以上說法當然是理想論,港人一向習慣考試就是比較和爭奪升學機會,也因此會有壓力、有失落。

紙筆是否唯一方式

另外有一種說法是,改以紙筆以外的方式評估,才更有效減少學生壓力。現實情况卻並不如此——只要競爭目的不變,紙筆雖不是唯一方式,但傳統的「限定時間內用紙筆書寫方式答卷」方法,仍是僅有的「公平」方法。

用紙筆以外的方式評估,是假設每個學生都有不同天分,不是人人都擅長文字書寫,思考時間亦不同;統一以紙筆評估,未能有效評估他們能力。例如科學科希望學生掌握科學知識,以紙筆評估變成測試他們的文字表達能力,並不能有效測試其科學知識。如讓學生選擇研究報告、口試、圖畫日誌等方式,可能更有效讓他們展現知識。

不過,讓學生撰寫報告或製作短片等方式,本身就牽涉學生的家庭背景、資源、器材、數碼鴻溝等差異。小學生繪畫比賽也有父母幫忙,在重大的升學考試,用筆試以外的方式,如何界定和禁絕外力協助?近年人工智能蔚為風潮,怎防止抄襲,更令教師頭痛。

已被「殺科」的高中通識科,設有校本的獨立專題探究。早期推行時,出現較有能力的學生寫洋洋數萬字報告,能力較弱的學生只能寫簡單報告的現象。差異之大,難以比較和評分。課程落實數年後,經過檢討,限制了字數和框架,不少學校出現老師主導的「套餐」:老師預設題目,指引學生在固定來源尋找資料,依循框架編寫報告。原本提供文字和非文字模式報告的選擇,更是絕大多學校都選用較易跟進的文字模式。原本期望讓學生自由探究、展示思考和綜合能力等,難以落實。

當然,不是每人都擅長文字書寫,限定時間亦影響思考速度。但筆試的優點,一來是執行成本相對低廉;二來評改容易,既能反覆翻閱,不如閱讀報告或影片等花時間;三來採用統一標準,評改更容易比較。至於為何要用筆試做標準而非其他方式?因社會仍期望人才是「轉數快、文字表達能力強」。評估最後仍擺脫不了社會影響。

區區仍是悲觀的。我們當然可以談理想,推行不同評估方式,不鼓勵學生互相比較,創造壓力較低的考試制度,或至少在初小程度減輕學生壓力。惟大環境使然,競爭難以改變。如何創造一個較理想的制度,仍需教育界共同努力思考。

作者是教育及時政評論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田方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