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剛:重新規劃公共醫療開支 替代削資滅赤
文章日期:2024年12月17日
【明報文章】財政司長早前開腔指,本財政年度赤字可能高達千億元,明言未來會着重削減公共開支來滅赤。此言一出,有論者立即提出必須削減支出最大的3個公共開支範疇,即教育、醫療衛生和社會福利。然而削減這3項開支必然引起社會反彈,筆者認為較可取做法是重新規劃政府開支、提升資源使用效率,變相節約公共開支。
筆者以醫療開支為例,談談提升資源運用效率的想法。當局預計2024/25年度政府開支總額達7769億元,按年增6.7%;當中醫療衛生開支達1279億元,按年升6.5%。醫療衛生開支中,撥予醫管局的資源達954億元,雖開支增幅相對較低,但按年增幅仍有2%,更佔整體醫療開支近七成半。可見控制以醫管局為主軸的公營醫療系統開支,有助提升公帑使用效率。
藉公私營合作 更有效率運用資源
當局近年先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其後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說到底都是為了減輕公營醫療系統負擔。特首在今年施政報告也宣布會推行醫療改革,包括強化基層醫療和改善公營醫療服務等。醫衛局長盧寵茂其後指,醫管局普通科門診改革後將主力照顧弱勢社群,當局亦正檢討公營醫療收費;近日再指每名患者使用急症室的成本約2400元,但收費僅180元。這一切似乎都是為了在公營醫療系統開展滅赤鋪路。
眾所周知,公營醫療系統每次為患者提供服務,不管是門診或住院服務,都需要大額補貼。例如專科門診,患者每次只需繳付80元診金,而普通科門診每次收費僅50元;醫管局還要提供行政支援,牽涉不少人力物力。若可透過公私營合作安排,有效運用私營醫療系統,可令資源用得更有效率。
在眾多病人群組中,非長者殘疾人士對醫療服務需求甚殷,當中不少人都需定期就診。但私家診所診金動輒要數百元,數倍於政府普通科門診診所。因此非長者殘疾人士,特別是非綜援受助人,都傾向使用公營醫療門診服務。
不少殘疾者居住的社區並無政府診所。雖說香港公共交通系統的無障礙程度不差,且殘疾者可享受交通票價優惠,惟若可以在獲資助情况下接受社區私家診所門診服務,對殘疾者是較便利的安排。
還有,殘疾者如在社區內的私家診所接受醫療服務,可與家庭醫生建立較密切關係,有利長期監察健康狀况,發揮基層醫療藍圖願景,達至疾病預防效果。而政府門診服務每次看診的醫生未必一樣,較難發揮類似效果。
推「非長者殘疾人士醫療券」 減公營負擔
筆者明白政府希望透過削減開支滅赤,但在經濟低迷及殘疾者就業困難的常態下,若貿然削減醫療開支,收入不高的基層打工仔,乃至沒有收入的長者和殘疾人士,可能為節省開支而盡量避免求醫,久而久之可能「漚出大病」,屆時政府便要承擔其龐大醫療開支,可謂得不償失。
為提升資源使用效率,當局可檢視公營醫療服務,特別是門診服務,並計算服務每名患者的平均成本,隨後以此成本為基礎,考慮推行「非長者殘疾人士醫療券」,把這批人分流至私營醫療市場,減輕公營系統負擔,為長期在巨大壓力下工作的醫護人員減壓,避免醫療系統爆煲外,又可集中資源向真正有需要的病人提供公營醫療服務,以善用有限資源。至於殘疾者醫療券的金額應定於什麼水平,則可容後再討論。
此外,殘疾者未必能夠在公營系統獲得定期健康檢查,這對於預防慢性和長期病可能構成障礙。若非長者殘疾人士能透過醫療券於私營市場定期做檢查,能盡早發現健康問題,對配合政府的基層醫療政策絕對有裨益。
削減開支前 先研究怎重新分配資源
回歸至今,政府不斷投放資源提升公共服務;過去20多年,政府亦不斷增加醫療衛生開支,一方面反映香港公共醫療持續改善質素外,也代表市民的需求不斷提升。
筆者明白滅赤是政府當下的重中之重,惟維持高質公共醫療服務及持守「沒有市民因經濟困難而得不到醫療服務」原則,同樣重要。筆者建議政府動手削減醫療開支前,可先研究如何重新規劃資源,把病情輕微及具負擔能力的病人盡量分流往私營市場,確保資源用得其所,在公共財政緊絀時仍能造福民眾,特別是一眾殘疾者。
作者是香港失明人協進會副會長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陳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