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俊、楊樂思、莫詩穎:打破社會心理禁忌 「預設醫療指示」成生命教育轉型時機
文章日期:2024年12月2日

【明報文章】立法會早前三讀通過《維持生命治療的預作決定條例草案》,賦予成年人制定預設醫療指示的權利,標誌着法律上正式認可個人在生命末期的決策權。這一條例的通過,為晚期照顧的發展開啟了新篇章。然而,死亡一直被視為讓人避之不及的「大吉利是」話題,社會在情感和文化層面上,對生死問題的討論仍顯不足,限制了市民對於晚期照顧的準備。而避談生死問題及晚期照顧的根源,是在於生死教育未能夠「入屋」,難以引導大眾開放討論生死議題、樹立正確的生命觀。若我們不能正視死亡和失去,又如何活好當下?倘討論晚期照顧仍然是禁忌,我們又如何珍惜最後親友的陪伴?

適逢電影《破.地獄》早前在香港上映,票房突破1億元,其題材亦得到廣泛輿論關注。這部電影不僅展示了香港殯葬業的運作模式和過程,更深刻觸及了人們在面對死亡時的情感紛擾。此電影能夠掀起社會熱烈討論,揭示香港觀眾對探討生死議題的態度正逐漸變得開放,為政府提供了一個難得契機,借助電影所引發的關注,推動更全面和深入的生死教育實踐,讓市民提早準備此人生必經的階段,能以更開放態度面對生命中的重要議題,例如親人離世、罹患重病等,以改善大眾對死亡和失去的理解,從而提升社會對於晚期照顧的重視。

從小培養生死觀 強化生死教育課程

政府要充分利用電影所激發的文化動力,實施多元化的生死教育策略,包括涵蓋學校、社區及媒體等多個層面。首先,在校本生死教育方面,現時《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對生死話題的探討尚見薄弱。雖然生命教育已被納入課程,但重點主要聚焦於培養樂觀態度、尊重他人和保護動物等價值觀。對於死亡和哀傷處理等話題的探討則相對不足,使學生在面對這些不可避免的生命課題時,難以做好充分準備。

因此,修訂《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應該是策略的一大重點。政府可以參考英國、日本及台灣等地區的成功經驗,將生死教育更全面地納入中小學課程。課程可涵蓋老齡化、晚期照顧、死亡及哀悼等內容,並融入哲學、人文、宗教及價值觀等多個元素,以確保各年齡層的學生都能夠參與相關討論。此外,政府需提供具體的課程指引,及適合各年齡層的教學資源,並向教師提供專業培訓及支援,幫助教師更有效地引導討論,促使學生建立更全面的生命觀。

拓寬公眾參與渠道 深化生死教育實踐

上述電影還成功展示了如何向公眾普及生死教育。作為觸及死亡議題的生動媒介,該片不僅將死亡形象化,更突顯了死亡對個人和家庭的深遠影響,讓觀眾通過具體故事,理解並反思個人經歷。由電影引起的熱烈迴響可見,生死教育應超越教科書的局限,借助更具互動性和可引起情感共鳴的媒體及活動,例如電影、戲劇及藝術工作坊等,深化公眾思考,並拓寬公眾對這些議題的接觸面。

同時,政府應與社區機構攜手合作,共同推動生死教育倡議。針對不同人群(例如年輕一代和照顧者)制訂外展計劃,為處於不同生命階段的市民提供所需支持,增強他們在面對個人和親友生死的理解及抗壓力。在這方面,社福界一直嘗試加入更多創新元素,如協助老年人記錄人生故事、與年輕人共同創作生死主題的繪本,以及舉辦體驗式臨終告別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可打破市民在談論死亡時的禁忌心理,還促進開放的對話氛圍,使不同年齡層的市民能夠坦誠地交流對生命和死亡的看法。透過這些社區活動,我們能夠更有效提升普羅大眾對生死議題的認知與理解,促進有關晚期照顧的討論。

除了提升公眾意識,政府還需在老年服務中融入生死教育。這可通過納入積極老齡化(active ageing)倡議來實現,幫助市民和家庭為晚期照顧做好準備,教導長者如何面對生死,並引導家人及照顧者紓緩壓力。政府應該促進社區組織與政府資助機構合作,例如通過長者地區中心和地區康健中心等機構,讓更多長者可在日常生活中加深對晚期照顧的理解。

基於近期的立法進展和《破.地獄》帶來的熱潮,政府應該藉此東風,全面且深入地推動生死教育發展,建立正視生死、擁抱最後時刻的文化。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夠攜手共建一個讓生者得到慰藉、對逝者尊重和理解的社區。

作者周嘉俊是團結香港基金醫療及社會創新研究主管,楊樂思、莫詩穎是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周嘉俊、楊樂思、莫詩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