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經濟 核心在保持國際化形象
文章日期:2024年12月2日

【明報專訊】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上月與工商界會面,討論本港經濟發展。就未來如何推動香港經濟發展,與會的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接受專訪認為核心在保持香港「國際化」形象,形容「如國際對香港的看法或信心起了變化,就不是太理想」,因此他今年先後到迪拜、東京、倫敦、巴黎等地,「將香港故事、中國故事解給他們聽」,讓外界認識香港實况,這亦可呼應夏寶龍提到以「實際行動」愛國愛港。

稱日本人或憂港審訊事件 「對商界解釋後釋疑」

蔡冠深形容香港賴以成功是由於「國際化」,故要繼續吸引外資投入最重要。適逢日本中華總商會成立25周年,他早前到訪東京一個星期,與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外交部副大臣、經濟產業副大臣等會面,並向商界解釋香港現况。

他舉例,「最近亦見到有『一些以前事件』的審訊」,在外媒報道下當地人或有擔心,他於是向他們解釋事件因由,並強調香港法治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蔡反問對方:「日本人在香港做生意,國安法與你有何關係呢?如你來到觸動到國安法,那你其實就不是來做生意,對不對?」經討論後,他引述當地一些大型商社代表稱因此釋除疑慮,「對香港改變了看法(a different view of Hong Kong now)」。

改善服務競爭力 倡檢視輸勞條件

至於香港目前的經濟狀態,蔡提到本地經濟特別是零售、酒店業等面對挑戰,留意到政府有努力爭取更多盛事在港舉行,但認為吸引旅客來港之餘,問題癥結在「如何提高香港競爭力」,留住旅客。

蔡留意到零售、餐飲、司機等均有勞工短缺,當人手不足工資價值自然提高,亦難維持服務質素。他說,在未能提供優質服務下,競爭力就會受影響,消費者會選擇,舉例旅客在香港看表演後,或會因此選擇到深圳留宿或消費。至於解決方法,他認為政府有需要進一步檢視輸入外勞條件,舉例可檢視外勞人工門檻、梳理司機駕駛執照資格互認等;具體執行要視乎政府如何平衡。他稱,工商界如果說得多,勞工界會有意見,「因此一向都不想講」,但認為這是現實問題,「再不說的話,永遠是死結」。

(經濟主力軍‧系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