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祺:汕頭省域副中心的崛起──蓄勢待發,只欠東風
文章日期:2024年11月19日

【明報文章】前言

香港700多萬人口中不乏潮汕籍貫者,著名者如李嘉誠老先生,熱愛家鄉,早年還大手筆捐助成立汕頭大學。但近20多年來,潮汕地區經濟有點停滯不前。舉例子,2024年上半年廣東地級市經濟總量,汕頭只有1493.27億元(人民幣,下同),連粵東湛江亦不如(1725.61億元)。潮汕其餘兩地級市,潮州為654億元,揭陽為1210.80億元。汕頭為中國改革開放最早的4個經濟特區之一;40多年後深圳跑出,由一個小鄉鎮一躍成為中國科技創新及工業重鎮,各路「孔雀」南飛目的地。而汕頭卻未如人意,斯人獨憔悴。筆者日前與友人往汕頭一行,參觀了汕頭澄海的玩具展覽館丶國際玩具展丶汕頭國際紡織城,亦拜會了業內人士。本文便藉參觀訪問之便,做了一些資料蒐集,以了解潮汕經濟發展的當前形勢,從中引證參觀所得。筆者發覺潮汕經濟實有不錯苗頭,可能是經濟騰飛之前夕,而潮汕龍頭城市汕頭將洗掉「最沒有存在感的經濟特區」的標籤,而成為經濟相對自主的粵東省域副中心。香港亦應將視線多關注這個區域。

汕頭近年基建及經濟發展的重要變化

近年中央及廣東省領導對潮汕地區經濟發展高度重視,並着力打造汕頭成為省域副中心。習近平主席於2018及2020年兩度到潮汕調研。今年1月廣東省委常委會到汕頭調研並召開專題研究汕頭工作。究竟什麼舉措可強化汕頭成為粵東的省域副中心呢?筆者嘗試逐一探索。

高鐵直達香港,加上潮汕美食吸引;疫情過後,港人掀起一股往潮汕旅遊的熱潮。高鐵通車,潮汕與珠三角地區已極大縮短路程,例如穗汕高鐵只需1.5小時,汕頭香港及潮州香港亦在2丶3小時之間。筆者今次早上西九龍高鐵去,中午已在揭陽普寧午飯,品嘗潮汕美食。逗留期間亦目睹不少前來潮汕的香港美食團,可見高鐵通車之便。但筆者相信,與珠三角交通便捷,對汕頭作為粵東省域副中心的形成不是決定因素;最重要是它內部基建要素增強粵東地區的吸引力及其經濟韌性。本文將分別加以介紹並以汕頭澄海玩具業為例,展示其經濟韌性。

近年汕頭基建發展亮點不少:它是國家三大海底電纜登陸站之一;5條國際電纜可直通歐洲、東南亞、日韓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汕頭南澳島發展大型風力發電場,有三期風力發電機組。香港中電亦早着先機,擁有二、三期部分股份。風電產業受到汕頭市委高度重視,並成立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任組長,打造風力發電產業。該風場擁有亞洲最大兆瓦風機丶全球單機容量最大的機組。據悉,該單一機組年初測試最大功率一圈可發電38度,每年平均發電可達7200萬千瓦,滿足3.6萬戶一年用電量;而且上網電價每千瓦只是0.42元,極具競爭力。汕頭亦在省委省政府支援下發展起數字經濟。這與汕頭擁有國際電纜登陸站有關,由此國際通訊便不用迂迴「出海」,對發展跨境金融及電商,國際數據傳輸均有優勢。

還有始建於2007年的揭陽大南海石化工業區於2020年9月投產,其副產品錦綸切片可供潮汕企業進行紡紗丶織片以至製衣。為潮汕紡織及製衣業,尤其是現今流行的錦綸布料的室內服及運動服的發展,補上產業鏈上游的空缺。而與其相關的印染業是高污染丶高能耗丶高排放的服裝產業的關鍵環節。而汕頭亦已成立兩個新型印染園區,進行印染業「騰籠換鳥」,從源頭減少印染污染;亦同時加強潮汕地區紡織及製衣業的競爭優勢;亦可說是有了其他經濟地區進入的護城河,因為國家對設立印染廠有嚴格的規定。

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汕頭產業發展及升級。筆者一行住進由廣州白天鵝賓館營運的汕頭白天鵝酒店,旁邊為新建的汕頭國際會展中心。大家都知道會展中心的設施對促進貿易起着重大的平台作用。海外內買家可以直接到汕頭與廠商接洽。除了高鐵運輸,揭陽的機場亦提供買家的出入境方便。我們到達汕頭的當天下午便參觀了剛開業不久的汕頭國際紡織城。據悉,該紡織城首期面積2090畝,從規劃丶建設丶招商和交付使用,只用了14個月時間,是汕頭紡織製衣發展的一個里程碑。有意見認為土地不足會制約汕頭發展。但紡織城負責人向吾等表示,第二期還有近3000畝由市委主動建議的預留土地。這使筆者想起當年拜訪上海「發改委」,才知道該市故意不發展崇明島,以作為上海未來佈局的一片處女地。港英當年也保留香港四成土地作郊野公園,也可作如是觀。地方政府支持全力拼經濟可說是中國的特色,也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

以上發展足見潮汕經濟已有一些顯著變化,有經濟格局升級的勢頭。特別值得關注是化工項目,強化了紡織丶製衣甚至塑膠玩具上游產業供應鏈。若我們加上風力發電丶海底電纜,潮汕經濟便有翻篇的新機。下文以汕頭澄海的玩具創意產業為例,說明汕頭經濟自主性及韌性:聯通海內外,並有配套完備的專業服務。

汕頭玩具創意產業──

具韌性、配套完備的產業鏈

單是汕頭澄海一區80多萬人口,便生產了全國一半的塑膠玩具,企業5萬家,12.5萬從業員,平均每天推出1000項新品種,有600多萬件玩具產品銷往全國及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值500多億。據各方報道,市委市政府目標是打造1000億的玩具業產值。汕頭玩具業的樽頸不在於自動產能,甚至智能生產,而是缺乏產品提價本錢。例如在疫情期間銷售大增的積木玩具,據當地廠商表示,同樣是積木,丹麥樂高(Lego)可以賣六七塊錢,澄海積木只能賣一塊錢;若能提價,銷售額便是樂高的幾倍。2023年樂高營收659億丹麥克朗,折合約人民幣690億元。人家一家跨國企業已富可敵澄海「玩具王國」!難怪澄海玩具人的夢想便是追上樂高。當然,樂高不止生產玩具積木,還有樂高主題公園。上海便將於明夏開啟首個在中國的Legoland,並有「悟空小俠」的主題區。國際品牌也入鄉隨俗,切合中國的文化及黑神話:悟空電子遊戲潮流。不過,亦有報道稱汕頭計劃興建玩具主題公園;若然成事,汕頭的經濟發展更為多元化。

汕頭玩具,具體是澄海「玩具王國」只欠臨門一腳,等候諸葛亮借東風。據悉當地龍頭企業高德斯生產的積木已有一定的品牌效應,如其積木零件已被稱為「高磚」,外行人亦可解讀為「高質量國產(積木)磚塊」。 綜觀澄海的玩具工業已不再是代工加工,但還未有全球知名的自主品牌,只賺「蠅頭小利」。不過,澄海玩具人不宜妄自菲薄,發展總有一個厚積薄發過程。今天中國不是擁大優勢的「新三樣」(電動車、鋰電池及光伏產品)嗎?5年10年前誰會想到呢!

眼前澄海已有上市公司10家。玩具企業目標十分清楚,便是躋身全球玩具自主品牌價值前列25大。現在全球玩具最有價值品牌為首是丹麥樂高,其餘美資17家、日本5家、加拿大2家。有遠見及魄力者當然應提升研發及營銷投入。例如深圳上市的奧飛娛樂,已有不少自主品牌,用於研發的投入也不少。近年澄海玩具智能化程度不斷提升,可說大體過了「機器換人」的階段。例如積木的分揀便有採用機械人。又例如魔方(香港稱為扭計骰)的生產已結合晶片、藍牙、傳感器。據悉,全球九成以上玩家的魔方在中國製造,是澄海玩具中最受歡迎的品種。值得一記,今日的玩具玩家已從低齡兒童面向成年消費群,如文化相關的「潮流玩具」──角樓、城堡等建築模型,還有藝術及節日相關的創意產品等。筆者在一個積木展覽中,便看到一台由積木砌成可以演奏的大型鋼琴,可見積木是大有可為的「玩具」產品。而積木的生產鏈更有值得一書之處。上文提到的高德斯便全力做代工積木,這樣便可有效提升品質及效率。這些積木代工廠的通用件誤差可達0.02mm以下,即一根髮絲1/5直徑,10年後顏色也基本不變。這種高度分工使積木工廠將原本用於生產環節的資源及人力放在研發及營銷上;怪不得澄海「玩具王國」平均每天可推出1000項新品種。由於高度分工,澄海更湧現大量圍繞玩具產業的專業服務,如玩具設計、檢測、直播電商,甚至供應鏈管理等服務商均在咫尺之內;這使澄海玩具產業鏈更有效率及質素保證。地方政府還專門設立了目前國內玩具業唯一的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除了調解侵權糾紛之外,還把專利申請由3至5個月時間基本上壓縮至10天左右。

總結:香港周邊經濟體不斷崛起

由於篇幅問題,本文只以玩具創意產業為例,說明香港周邊經濟體的最新發展。汕頭還有一個更具產值規模的紡織及室內服裝業;市委市政府打造目標是從1000億元增量至2000億元,野心頗大。而其中汕頭潮陽區便有紡織產業經營單位4000多家,是全國針織內衣產業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健全、種類最齊全的地區。然而,其樽頸亦在品牌──在內衣品牌上,北京的愛慕(Aimer)(1993年)及香港的Embry Form(1975)算是佔一席位;而擁有齊全內衣產業鏈的汕頭卻未能分一杯羹!

潮州人素有「東方猶太人」的稱譽,是做生意的能手。今天省政府及中央政府有意將汕頭打造成粵東省域副中心。筆者估計下一步可盤活粵東,就是合併汕頭、潮州及揭陽3市成為一個人口有1300多萬的大汕頭(或大潮州、潮汕)市,恢復經濟特區擴大面積前的城市及人口規模。屆時大汕頭市更有資源及效率做大做強區內企業。汕頭與深圳不同之處,後者擁有連通香港的地利,汕頭卻以招攬海外潮僑為目標。此一措舉看來成效不彰。在此背景下,汕頭經濟落後下仍然能打拼出一個產業鏈完備,且有整全專業服務的「玩具王國」,其韌性不言而喻。然而,澄海玩具有品牌之痛;但假以時日,隨着中國崛起及文化復興,其經濟及社會發展亦不可估量。

隨着香港的周邊經濟體不斷崛起,深圳、廣州均形成各自優勢,就算粵東汕頭亦蓄勢待發,只欠東風。香港這個超級聯繫人宜居安思危,不宜只聚焦大灣區,並參考廣東經驗,推動變革!

作者是新範式基金會資深研究員、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名譽高級研究員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王卓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