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共生紀:在台上我覓理想
文章日期:2020年4月20日

【明報文章】有些人是屬於舞台的,只要站在台上便能成就璀璨,引領觀眾進入現實以外的情懷。這幾天因着樂壇歌神,讀了不少懷緬七八十年代獅子山下大眾文化的篇章,咀嚼了什麼人在惦念不復再的流行指標。說是年代的差距,應該沒有錯。一直以來,流行文化與社會變遷環環緊扣,從小市民的辛酸牢騷,發展至公式化的情歌主流,正好體現了社會物質逐漸豐盛,市民如何投入安居樂業的盛世論述。看着懷着良好初心的歌神在唱快要被遺忘了的歌詞,其實只有傷感。傷感這千千闋歌原是文化瑰寶,有效呈現社會流動如何滋潤本土流行文化與世界接軌;可惜那些溫婉動人的歌詞以及旋律,一而再地被抽空生硬地轉化成什麼台的政治標題,苦澀的心思被堆砌成抽水的宣傳文案,不幹實事只賣弄輕佻,以為與民同樂其實不過在刷存在感。歌神其實已經往前看,在見證社會困境時實踐香港人自救,自救的前設當然是政策無能,然後被批評的同心協力在電視機前掌聲鼓勵自己的庸碌,我只能感到傷感。

這是明報教育網-訂戶專區,進入本區前,請先登入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