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文學‧生態批評與自然書寫 從環保主義詩學 到人類世的危機
文章日期:2019年10月6日

【明報專訊】編按:在全球超過一百個國家響應瑞典學生通貝里(Greta Thunberg)的行動,為氣候變遷問題加入集體罷課,以及地球已進入「人類世」的當下,思考人類與自然的關係愈見迫切。早於約一九九○年代,評論家把生態批評帶到文學領域,例如美國李奧波的《沙鄉年鑑》,到瑞秋.卡森的《寂靜的春天》等等,嘗試從新的生態視角探討各種書寫人類與自然的文本。這次改版的新專題以「生態批評」與「自然書寫」為題,邀請四位學者及研究者,為我們介紹、分析或探討這股新思潮與文學、藝術及文化之關係,期望能起拋磚引玉的作用。由本周開始,一連四周刊載,今期由介紹思潮及闡釋概念開始,邀請了作家譚以諾跟我們談談生態批評的概念,這門跨學科所要探討的是什麼?為文學和藝術帶來怎樣的新視角?至於第二期(十月十三日),羅貴祥教授將探討中國生態文明/原生態與香港文化的關係;第三期(十月二十日),余麗文教授將探討香港生態紀錄片中呈現的自然;第四期(十月二十七日),將回到香港文學,陳燕遐博士將嘗試勾勒香港自然書寫的脈絡。

這是明報教育網-訂戶專區,進入本區前,請先登入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