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課中的「我」
文章日期:2018年11月10日

【明報文章】教改以來,學校都設有同儕觀課制度。比起之前各人閉關自守,情况開放得多;但能否真的做到專業交流、助己助人,還得看觀課後的「議課」環節。我不愛把課後討論稱為「評課」。「評」帶有評價、批評的意思。「評」的一方也因此站在較高的水平來討論對方的教學表現。這對雙方都有壓力。事實上,除考績外,平日同儕觀課是要讓大家有一專業發展平台,在這平台上勾出一些供大家探討的話題,再透過對話,增長各人對話題的理解。在這「平台」上,所有參與者都應該平等。既是平等,誰都不應該佔有較高位置或權力來「評價」對方的工作。當然,平等參與不等於說教學沒有值得批評的地方。平等不過是指在議課對話中,大家就不理想、有疑問的環節作「共同」思考、分析和建議。

這是明報教育網-訂戶專區,進入本區前,請先登入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