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狀元不讀醫 牛津讀政治 對劉曉波逝世難過 盼教材納異見者著作
文章日期:2017年7月14日

【明報專訊】當狀元多計劃讀醫惹熱議,有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狀元選擇修讀歷史及政治系。就讀本地直資學校聖保羅男女中學的鄺俊熹(Adrian)對政治及歷史根源有濃厚興趣,尤其近年經歷雨傘運動及本土意識抬頭,他希望可鑽研民主化及地方自治等議題。在劉曉波病逝前,Adrian盼中國政府「不論出於言論自由原則、國際聲譽還是人道理由,都應考慮釋放劉曉波」,可惜事與願違,劉曉波昨逝世,他對此感難過。

聖保羅男女中學今年產生2名文憑試(DSE)及6名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狀元,Adrian是其中一名IB考獲45分滿分的狀元,並已獲英國牛津大學歷史及政治系取錄。

奧巴馬選總統引興趣

Adrian憶述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夕,當時的候選人奧巴馬是黑人,有關新聞鋪天蓋地,令當時仍讀小學的他好奇為何有色人種會勇於挑戰總統之位,自此便對政治及新聞產生興趣。

Adrian說平日會看不同新聞,但在「情感上對香港新聞特別留意」,他亦會閱讀香港殖民時期的歷史。對於現時及殖民時期社會紛爭的分別,Adrian有自己一套見解,「以前大多屬技術問題,可用行政措施解決;現多涉價值觀分歧,如民主及身分認同等,較以往複雜」。

指現時社會紛爭多涉價值觀

在IB必修核心科目「延伸論文」部分,考生要自設論文題目,Adrian選擇前港督麥理浩作題目,探討他的不同政策如10年建屋計劃及創立廉政公署等,對當時及後來的社會影響。

受父啟發 愛尋根究柢

父親任職教授的Adrian,表示受父親的求真精神啟發,喜歡尋根究柢。被問到近日會留意什麼新聞,Adrian說傳言特首林鄭月娥將分別委任李浩然及蔡若蓮任民政事務局及教育局副局長,他認為在特首欠人民認受下,引入過度強硬的聲音,並不符合主流社會意見。Adrian又分享IB中文科有規定的作者名單,學校從中選取作品任教,希望相關部門可效法其他語文科的做法,名單納入兩岸異見人士。

對於狀元大多選修醫科,Adrian笑言自己理科「並不厲害」,但認為人各有志,不會批評其他人的選擇。他透露父母曾擔心他畢業後出路而一度懷疑其選擇,但雙方很快達共識,「這科可能不會培養出專才,但不同行業亦需通才」。